【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31日讯】最近几个月,海外媒体不断传出习近平的权力可能受到挑战。《华尔街日报》7月30日报导说,中共内部的元老可能正在向习近平发难。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证据,但这些传言反映出习近平执政之下,中南海政治越来越不透明。
报导提到,今年5月底到6月初,习近平曾连续两周没有公开露面,而最近,他又宣布不出席本月的金砖国家峰会,引发外界猜测。过去他连续参加了12次金砖峰会,这次缺席让人质疑他内部地位是否稳固。
不过,《华尔街日报》记者王春翰认为,这些表现还不足以证明习近平真的失势。他分析说,习近平过去出访的次数很多,2014年一年就去了20个国家,但今年上半年只去了5个国家。他认为,习近平减少国外活动可能只是政治策略的调整。
尽管如此,传言并没有因此消失。中国政治学者唐志学(Joseph Torigian)认为,传言其实是中共政治的常态。由于中共内部资讯极度保密,民众自然更愿意相信这些听起来有道理的传言。
报导指出,这些传言之所以不断冒出来,就是因为资讯封锁越来越严重。尤其是习近平主政以来,中共甚至取消了过去仅存的透明度和民意反馈的管道。例如今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甚至连是否举行了例行会议都不再公布,这种异常沉默已经成了习近平第三任期内的常态。
此外,过去中共政治斗争就经常用“传言”这种方式来削弱领导人的威望。前中共领导人赵紫阳就曾说过,中共高层政治充满了表面团结,背后捅刀子的“两面派文化”。
虽然目前无法证实这些传言背后的真正推手,但习近平持续清洗政敌,确实得罪了不少人。中国经济也正陷入严重困境,房地产危机、青年失业率飙高,让许多民众都希望看到改变。
《华尔街日报》指出,比起传言本身,中共体制的不透明,以及民众渴望改变的心态,才是更值得大家注意的现象。
《新闻直击》制作组
(责任编辑:刘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