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步】乐山大佛—凌云寺大弥勒石像

【新唐人2011年5月29日讯】乐山大佛位于峨眉山东麓的栖鸾峰,古称“弥勒大象”、“嘉定大佛”,始凿于唐代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历时90年才得以完成。佛像依山临江开凿而成,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称誉。大佛为弥勒倚坐像,坐东向西,面相端庄,通高71米。雕刻细致,线条流畅,身躯比例匀称,气势恢宏。佛座南北的两壁上,还有唐代石刻造像9O余龛。“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是唐人对乐山大佛的称谓。

从公元803年大佛建成一直到公元18世纪的清嘉庆年间,大弥勒佛像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向人类传递着一种来自于未来光明世界的福音。从唐代的大象阁、大佛阁到北宋的凌云阁,南宋的天宁阁,再到元代的宝鸿阁,明代的佛棚以及清代的佛亭……。 大佛已在三江端坐千年。据资料记载,大弥勒石像唐代在建成之初,“或丹采以章之,或金宝以严之”。故而推测石像佛体身披金色的袈裟,丹彩描绘,金粉贴身,原貌金碧辉煌。现在人们看到的乐山大佛的形象和模样,与盛唐的风貌相差甚远。

1914年, 有善士率众对大佛进行“清整佛头螺鬃洗脸修面、掏耳剃须的一般性维护。法国人维克多•色伽兰(Victor Segalen)在当年拍摄了大弥勒石像的照片。维修者除了把佛脸上的灌木、杂草、苔藓和鼻嘴间的藤蔓枝条清除外,原有造型基本没动,大佛依然富有唐朝的原形神韵。

1917年,川、滇军阀争夺地盘,在乐山隔江作战,大佛面部亦为炮弹所击,伤痕累累,虽然经寺僧果静募款培修,仍难恢复往日之妙相庄严。

乐山大佛不仅经受了风霜之苦,人间的苦难也使大佛屡遭破坏。辛亥革命后,四川军阀混战,乐山名胜古迹多遭破坏。1917年,川、滇军阀争夺地盘,在乐山隔江作战,大佛面部亦为炮弹所击,伤痕累累,虽然经寺僧果静募款培修,仍难恢复往日之妙相庄严。

1925年,乐山地方军阀陈洪范出资,对大弥勒石像做过一次修复。这次修复彻底破坏了大佛头部的原始面貌。陈洪范取乐山本地的一种红砂石开成石条,然后围着石像的头,做成一个面套贴上去,并画了一个鼻子。然后用红丹粉把石像整张脸都涂成红颜色。同年,四川军阀杨森将陈洪范赶出了乐山。但他军中的炮兵把大佛当成了训练的靶子,其中有一炮就把大佛的左眼打出了个窟窿。

1927年,资中有一个居士捐了银元,对大佛再次进行了修复,把眼睛补上了。1930年,一次大规模的维修后,把面套敲掉,鼻子部分用木材做了一个三角架,然后在表面涂上传统材料。

1929-1934年对大佛石像的维修开始出现更大的偏差。有人擅自改动佛形,使大佛的下颚部至下唇明显收缩,并对大佛头顶的螺鬃下线进行了添加改换,使本不该出现螺鬃的地方出现了螺鬃装饰。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日军数十架飞机轰炸乐山,乐山城顿时变成一片火海。大弥勒石像平安躲过日机的狂轰滥炸。


1962年,大佛因维修再次走样。维修策划者将大佛原有的双曲线下唇,改换为单曲线下唇,并对其头、肩、胸部等风化残缺部分采用了水泥抹护。有专家指出如此维修法,背离了传统的文物复原工艺,损坏了唐代弥勒坐佛的本来形象。"

在那次维修时,有工作人员发现大佛的右手手背明显高于左手达1.8米,而且右手整个手背以下均残损不见。当时就有专家推断,大佛的右手原来可能是仰式的,形象如同很多唐代大佛的手势那样。可惜专家的推断没有被采用,后来对手部的修复更加走样。

1967年“十年浩劫”初期,大佛被视为“四旧”,一帮造反派在疯狂砸烂凌云寺的佛雕神龛之后,企图安放炸药,叫大佛“脑袋搬家”。幸好当时许多民众出面阻挡,加之大佛实在庞大,“炸佛”的狂举难以实施而作罢,大弥勒石像避免了一次灾难性的人为毁灭。

1969年,一场暴风雨使大佛头顶附近的两棵大树被相继刮倒,砸坏了大佛右手的手指。在随后的一次修复中,有人提出大佛右手明显高于左手,觉得不对称。为了让双手的高度对应起来,经过“有关领导”决定,拿走了右手下的基岩。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袁金泉介绍:1966年第一次看到大佛的时候,在大佛的两腿之间还可以看到袈裟的折纹。但是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在近期的大陆出版的世界遗产旅游指南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历经千年沧桑的乐山大佛经过新世纪第一次维修保护,在青山绿水映衬下更具超凡的灵性和诱人魅力。……一尊经作旧处理的近似盛唐风貌的弥勒大佛展现在人们面前。”有学者批评这种说法,指出现在的乐山大佛像“充其量只有头部近似“盛唐风貌”,而不是整体。

那么,唐人眼中的乐山大佛究竟是怎样的呢?读唐代宗大历进士司空曙《题凌云寺》诗句“石磴盘空鸟道过/百丈金身开翠壁”、唐武宗会昌进薛能《凌云寺》诗句“像阁与山齐/何人置石梯”已能略见大概,再参看司空曙任检校水部郎中时的幕府主人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的《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或丹彩以章之,或金宝以严之,至今十九(803)而足趺成形:莲花出水,如自天降,如从地涌。众设备矣,相好具矣”,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印象:乐山大佛雄距苍翠的凌云山栖鸾峰西壁,全身以黄金色(使之符合《弥勒下生经》“庄严其身,身黄金色”的要求)为主,以丹彩修饰局部,两足分别踩着一朵仰覆莲花,摩顶放踵皆罩于一高阁之内,右手侧有九曲栈道通往山顶……若要了解更详细的情况,还得有赖于后代的见闻、考古与辩证,其结果综合可得:大佛当时的手印是降魔手印(使之符合“镇江”的宗旨),即左手抚膝,右手掌心向上,承有摩尼珠﹔佛脚前沿、临江岸处呈现一条通向河面的石梯,是连接沿岸朝拜佛像的道路,旁边还可泊船﹔大佛两脚的中部高出地堂的方形石台基上设有神台,如慧皎《高僧传》记剡县大佛“龛前架三层台,又造门阁殿堂”一般,好供香客礼拜﹔大佛石窟右侧尚有韦皋文、张绰书的摩岩巨碑《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以每字三、四寸的字径分25行从右到左竖排于25平方米多的石面上﹔而保护佛身的大象阁一共七层十三重檐,每层的外壁上有规则地分布着供通风和采光而设置的大明窗,以便人们在外远眺或登阁巡礼时近距离瞻仰佛像的各个部位,阁外屋脊装有琉璃制品构件,阳光下显得金碧辉煌﹔当然,唐时在大佛两侧的临江峭壁配龛中应该也有两座高15米的天王像,而且同样是彩绘其表的。

《待续》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