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典故】麻婆豆腐的由來~一公升的眼淚!

麻婆豆腐 菜餚典故】

為什麽麻婆豆腐 前面要加「麻婆」呢?難道是麻辣阿婆發明的嗎?

No No No 可沒那麼簡單!

這道經典、用料便宜的家常川菜 我們能經常吃到

但,你一定不知道麻婆豆腐的故事!

=====

想接收到更多精彩影片,

請到我們的頻道按訂閱Please give us a thumbs up!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astylife.menu

Website: http://www.tastylife.menu/

 

清朝同治元年,成都有位名叫巧巧的美麗姑娘

外貌出水芙蓉。不過 她臉上猶如撒上白麻子一般,

但依舊瑕不掩瑜。

在她十七歲那一年,嫁給木材行的四掌櫃,

他們非常恩愛但也引起了嫂嫂們的嫉妒,

他們散播些流言蜚語,讓原本疼愛巧巧的婆婆

開始對他很冷漠、甚至是責罵。

後來夫妻兩決定搬出婆家,四掌櫃每天早出晚歸的工作

巧巧在家打針線,過著甜蜜的歲月,

在第二年,巧巧的小姑過來投靠他們了

姑嫂彼此有個伴,過的挺開心。

四掌櫃的工作很順利,他平常待人親切誠懇

很多人為了感謝他,會送些小東西作為回報

儘管他們再三推辭,但禮輕人意重

收了之後,巧巧會就近買些羊肉和豆腐、燒上一盤作為回饋

但好景不常,這樣簡單幸福的生活,過了第十年

四掌櫃出海時,船隻翻覆,不幸喪命,從此幻滅了巧巧的人生美夢

對古時候的兩位柔弱女子來說,養家活口是件很辛苦的事情,

雖然他們做的一手好針線,但仍不足以過活。

還好,以前接受四掌櫃幫助的人們 感念他以往的善待,

他們自己帶些米菜貨到附近買些羊肉、豆腐 讓巧巧燒上一鍋 飽餐一頓。

大夥兒會故意留下一些飯菜,足夠姑嫂兩餐而有餘。

就這樣巧巧練就了一首專燒豆腐的絕技,

凡認得四掌櫃的人 都想嚐嚐她的手藝,

雖然 當時社會風氣保守,婦女拋頭露面 難免遭人指責,

但她倆意志堅定,天天燒豆腐,認真招呼生意,

人們內心才慢慢從輕視轉變為敬重了,

在大家口耳相傳之下,巧巧做的豆腐,傳遍川西一府十餘縣

 

麻,是別人對巧巧美麗的懷念。

婆,是對她年高德劭的尊稱。

這碗豆腐的背後,有數不盡的心酸與奮鬥、流不完的眼淚和汗水。

麻婆豆腐就這樣成了四川出色的名菜。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