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互动第三百二十一期】百年沧桑话留学

【新唐人】各位观众大家好,很高兴又与您见面了,我是林芸。

中国人到海外留学是从1847年就开始了,那么近年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到海外留学的人数越来越多,不管是自费还是公费,据中国的媒体报导,中国现在已经在103个国家有中国的留学生,而且留学的人数已经达到了60多万,那么中国的教育部最近也公布了2003年对留学人员的情况的一个调查,那么现在自费留学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公费留学。我们今天请来了本台的评论员韦实先生跟我们一起谈一下中国人到海外留学这样一个话题。

林芸:韦实先生您好。

韦实:主持人好,观众朋友大家好。

林芸:韦实先生,能不能请您给我们观众朋友们简单的介绍一下中国的这一百五十多年来到海外留学的这样一个历史和过程。

韦实:这个就说来话长了,那就是简明扼要的讲一讲,不过历史也是蛮精彩的,也是中国近现代史里很独特的一段历史。那么从1847年容闳到了耶鲁,他得到了一个学士学位,然后回国以后他开始就是他要想用这种理念去改变中国,那么他和当时曾国蕃去联系,那么曾国蕃又通过李鸿章,他就从清政府就派出一些学童到美国进行教育,那么这是第一代。

林芸:最早就到美国来的。

韦实:到美国,可是很可惜他们念完中学就被清政府给召回国了,那么后来很多人从事电报、铁路,包括后来的詹天佑就是从这批幼童里出来。

林芸:中国的第一条铁路的建设者。

韦实:对。然后再往下就是一九零几年的时候,美国八国联军侵华以后,美国得到了中国的庚子赔款,那么一部分就是用它来偿还军费,那一部分被美国政府退回来要给中国办教育,那么其中就促成了第二批清政府派出来留学的孩子。再往后就是说这中华民国当时就有孙中山那一代人也在留学,到了一九一几年的时候像蒋介石在日本,那时候邓小平他们就到法国去留学。

林芸:包括周恩来。

韦实:包括周恩来,那么以后就是蒋介石通过这个留学的经历他改变了中国这个军阀割据的状态,那么就是说后来那一辈人、、

林芸:也同时把这种共产主义这种的理念引到了中国。

韦实:对,也造成后来中华民国从大陆撤退。再往下到了一九五几年的时候,由于历史的原因那个门就等于关上了,那么只有去苏联留学。那么去苏联留学也就是很有功利性。

林芸:这个包括江泽民、李鹏。

韦实:李鹏这一代人,他们是去留苏,再往后这个门就彻彻底底的关上了,那么到了1978年以后门就打开就开始到留美。1978年到1989年“六四”那又是一代人,到了“六四”以后因为天安门事件,1992年美国政府给六万多中国学生、学者发了绿卡,那么这一代人又成了另一代历史。那么再往下就是小留学生开始出国了,那么在这1989之前或者是1990年代初很多人出国他只要考奖学金,因为中国人当时很穷他没有办法就是说用自己来自付自己的学费,到了小留学生这一代很多人家里有钱了,拿了自己的钱去念本科,甚至去念高中、初中,那么这一次像各个国家也多了,一百多个国家,他也是更多元化,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都到海外留学,那么这就是一个大概很粗略的一个中国留学历史。

林芸:那么在这么漫长的一个过程当中,有这么多人到海外留学,那么这些人留学对中国的这种影响是怎么样呢?

韦实:那么先说个笑话吧!我觉得最早留学应该是唐三藏到印度去取经。

林芸:是。

韦实:取经了以后就造成了中国从唐代开始就成了一个佛教在印度发源却在中国兴盛了,改变了多少的中国人这个是非观、价值观,这是很大的影响。到了一八几几年的时候,鸦片战争以后,坚船利炮把中国的门给打开了,那么当时清朝的张之洞就提出了一个叫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这么一个说法,就说我要学你的技术,学你建出来的那一套,根本没想到留学生到了外国以后发现了更先进的这种民主理念,这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理念,那么像孙中山等人就成了推翻了清政府的力量,这是清政府所始料不及的这么一个事件。那么再往下像邓小平,不管共产主义后来造成的后果如何,当年他毕竟是把一种主义一种学说带回了中国,那么也造成中国后来的改变,那么在前期这个思想或者精神上的这种改良很大,那么到了留俄到现在留美,很多时候他就是说这个技术层面的东西现在成了主流了,而到了现在这个孩子们,他提供了一个什么样呢?就是说更多的中国人能够了解到西方的生活或者是外面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因为很多人现在要定居不回去了,所以说这种情况下中国会发现就是说还有这么多精彩的佛法,世界还是很大的。

林芸:就是说从您这个刚才讲的过程来看就是说早期的人到海外留学他的目的是为了要报效国家,他想怎么改变中国的这种不管是体制、制度甚至是政权,再到后来这种技术的这种引进,也是一种为了富国强盛这样一个目地,那么现在的人好像更看重的是现在的现实生活,就是说这一种变化反映的是一种什么东西?

韦实:这种变化就是说明了一个其实是人在利益之外还有其他要追求的东西,这就是一个主题,您想当年那么多人回国,包括当年就是192几年、193几年中国很贫很弱,可是他们基本上留学生都是要回去的,为什么呢?他还有一个理念。

林芸:对,那个时候的人出来说我是要学先进的东西,不管是理念也好,技术也好,我要回去改变中国,我要更好的去作一个炎黄子孙是这样一个目地,那么现在的人出去很多是愿意留在海外了。

韦实:而且目地就是很纯粹就是要留在海外。那么就是说他的希望不在那里了,而且现在出来的人都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佼佼者,首先有些智慧有些头脑,不然的话你考不出来,那么你没有这个你家里要有钱,有钱的家里就接触的事情也不少,那为什么中国其中这个经济能力也好,头脑能力也好,越来越有这群人为什么要跑在海外,而且很多人不会去,说明了他的希望或者他对将来的判断他已经不在国内了,那么虽然现在中国虽然强大了,影响经济发达了,军事也强大了,那么出现这么一种现象,其实也是很发人深省的一个问题,希望不在那里。

林芸:本身就是有一些矛盾,一方面中国的确这二十多年开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是世界的一个经济热点,那么这也是大家都看到的,可是反过头出来的人是越来越多,不管是尽管是中国高考的教育,这个扩招、建更多的大学、吸收更多的学生,但是好像很多人甚至是在中学的时候就要把孩子送到国外去。

韦实:现在2004年中国高考招生人数是三百多万人,那这个照以前已经是大了多少倍。

林芸:我记得我们那年考大学是4%的比例。

韦实:4%的比例,现在有百分之五、六十,六、七十,到北京就更高。

林芸:更高一些。

韦实:那么这种情况下还有更多的人出国,这本身就证明了他这个希望不在这儿。那么这种东西希望倒不是因为国家的问题,是因为制度的问题,包括共产党高官的子女,很多都在国外,包括共产党官员很多自己都有基本护照或者居留权,就像辽宁他这个省就是一个经济很不好的一个省,因为当时很多国有企业现在效益不好了,可是恰恰辽宁省却是小留学生最多的一个省之一,那么也证明了这也是一条路,就是说这个有权有钱的人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国外给将来铺路,他对自己的制度、政权信心已经不大了。

林芸:那么我想问一下,您是不是留学生其中之一。

韦实:我也可以算是留学生其中之一,就是说留学的生活也给了一个他的一个选择,就是说你可以进入另一种教育制度,你可以看一看另外一种世界是什么样子,同时在这个美国的社会里边,他的科学技术也很发达,这一点就是说现在中国社会所不能提供的,那么很多就是出来的人学理了,那么尤其在美国这个地方,那么在澳洲、在英国这个科学可能会更多一点。

林芸:那您觉得对个人来讲是出国好呢?还是说留在中国好。

韦实:这个如果对我个人那就不是我能评价的范围,可是对整个人来讲就是说要看你自己,因为国外给你提供很多的机会,他也很自由的社会,而在国内你不需要动太多的头脑,因为国内毕竟他束缚人很死吧,包括现在你的选择权也不多,那么到了国外恰恰你有更多的选择,你有更多的想法,你有更多的权利,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把握自己,就是说在国外国内都有问题。那如果说对年轻一代来讲,如果有机会我觉得还是不讲外面世界很精彩,就是古人都讲你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如果有机会到国外看一看,不管你将来是回国发展还是在海外定居,都是很有意义的一种选择,因为毕竟这种选择机会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林芸:但是我觉得就是说一方面中国现在是大学扩招,有培养很多很多的大学生,但是反过头来很多人大学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所以我知道有一些人,他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所以不得不争取到海外留学这样机会,好让改变自己的未来。

韦实:而且有的人在国内考大学可能都困难,因为国内的高考制度很不平衡,比如说山东这些省,比如说南方这些省,他要考上北京的大学比北京考高上一百多分,那么你想高考就那么多分,人和人之间不可能说差距有这么大,本身就不合理,那么怎么办,就只好出来留学,那么这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林芸:但是现在就是说中国也是在制定很多政策,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所谓的海归派回去,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一些作用,那么你觉得收效会怎样呢?

韦实:收效就是说我个人看来不是会特别好,起码不会像以前那样留学史那种回去那么好,像当年留学生回去他是被一个理念回去,而现在很多海归回去他就是为了利益,那么在美国发展他可能觉得那么挣着钱跟中国差不多,但是我在中国好像机会更大,可以当官走这条仕途,包括在国内可以开公司,利用我的技术去得到更大的利益,那么这种是为了个人是为了功利的行为,对整个国家的推动并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林芸:但是我们都知道炎黄子孙这个根的概念是很强的,都是希望哪怕是落叶归根这个概念,就是说在海外很多年的那些老华侨,他的那种对中国对祖国的那种情结都是很强的,那么您觉得这种中国人到海外留学的这个发展趋势会是怎么样的。

韦实:那么中国人的发展趋势其实大家都看到了,那么像中国??很多这种有根的情结,很多人让他通通选择的话他会选择留在国内的,可是恰恰越来越多人越要出国,这种本身就说明了虽然国内有种种的好,有文化、有这种故土的背景,但是说现在这种制度这种形势逼的人不得不出国。那么这种我觉得如果说这个制度也好,或者几年还是维持这种现状的话,那出国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这已经是很无奈的事实。

林芸:那么会不会有些什么变化呢?

韦实:那么我觉得如果变化就是说如果中国这个制度也好,或者中国本身出现一个很大的变化的话,那么我想那个很多在国外的留学生包括人员会回国的,因为毕竟那是故乡,文化背景在那里。那么很多外国人也到中国去找真正的中国文化,因为在某种程度来讲,中共把这种反文化,中国文化的精华他给消声也好,被他利用也好,很多东西不在中国,那么比如说现在研究中国很多人要去台湾、去西藏研究汉学,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哀,那同时讲你西方不管是欧洲也好,美国也好,他几百年或者几千年的历史绝对不可能回过头来指导一个我们有五千年文明这么一个国家发展,那么中国人前途还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那么我想如果中国真正到了很合理很这个信中国人的时候,我想很多游子就回国了,我想这个时候如果说我去希望的话,我也希望他不要再离的太远。

林芸:非常感谢韦实先生参加我们的节目。

各位观众,我们今天的话题“百年沧桑话留学”就谈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次节目再会。

希望您对我们的节目提出宝贵意见,并参与我们的热线节目。

联系电话:1-(212)736-8535

联系邮件:[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