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吃光公司?科兴控制权争斗胜负未决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10日讯】号称中国“疫苗之王”的科兴控股在加勒比海举行股东大会,罢免现任董事会并选出新董事。但由于新选出的董事会是否合法存在争议,显示这场控制权的斗争仍未分出胜负。而此前,董事会曾宣布一份离奇分红方案引爆舆论,被指蓄意赶在新的董事会成立前把公司“分光吃光”。

星期三(7月9日),北京科兴生物的母公司“科兴控股”,在其注册地安提瓜和巴布达首都圣约翰,举行了一场备受瞩目的股东大会,投票表决两项重大提案:罢免现任董事会;选举10名新董事候选人组成新董事会。

据陆媒《经济观察报》报导,7月9日的股东大会开始后,身为董事长的李嘉强在宣布了近两日安提瓜法院的两项裁决后便宣布休会。不过,随后董事卢毓霖又宣布会议重启。接着与会股东们就上述两项提案进行了投票表决。

会议结束后,隶属科兴控股创始人尹卫东阵营的私募股权公司赛富基金对外发布声明称,股东大会已投票通过了其提出的上述两项提案。按照这份声明,原董事长李嘉强方将失去对科兴控股的控制权

然而,在赛富基金的声明发出不久,李嘉强即在回应陆媒的质询时声称,赛富基金所称的新董事会“不合法”,因为7月9日举行的特别股东大会已被休会,目的是等待安提瓜法院就维梧资本及尚珹资本所持股份的有效性作出最终裁决。

此前,安提瓜法院曾于7月7日颁布临时禁令,禁止维梧资本及尚珹资本在9日的股东大会上行使投票权;但维梧资本与尚珹资本方称,通过上诉已获得法院同意暂缓禁令,意味着确认其可作为有效股东出席股东大会。

李嘉强方则认为,在安地瓜法院这两日多项裁决的前提下,科兴控股没有也无法选举出的新董事会。

由于新选出的董事会是否合法存在争议,因此外界认为科兴的这场控制权争斗是否已决出胜负尚不确定。

李嘉强方则宣称,其主导的董事会将继续治理公司,同时执行已公布的每股55美元特别现金分红计划,目前支付代理机构已启动派发流程。

近日,科兴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加速支付先前宣布的每股普通股55美元的特别股息。同时,特别股东大会后将追加19美元/股股息。后期计划再派发每股20美元~50美元股息,总分红上限达124美元/股。

此消息发出后立即在圈内引起轰动。因为科兴生物停牌前股价只有6.47美元/股,总市值为3.89亿美元。如果按第一阶段55美元股息计算,意味着科兴生物的股息率(ttm)将达到850%。也就是说,相当于股东花100元买股票,可直接返现850元。

如此“奇葩”的分红方案被外界解读为“蓄意分光吃光公司”。

对此,公众号“金角财经”7月9日发文分析称,科兴的这份分红计划,实质上是一场用现金堆砌的权斗筹码。其潜台词是:“你要夺权?可以,但我先把家底分干净,让最终的胜利者接手一个空壳。”

据公开的资讯,科兴控股是北京科兴生物的母公司。在2021年至2022年新冠(中共病毒)疫情大流行期间,北京科兴生物控股的科兴中维是中国新冠疫苗的主要供应商。在此期间科兴控股营收超1300亿元,净利超960亿元。也因此,该公司被冠上了所谓“疫苗之王”的称谓。然而,当疫情消退后,科兴的业绩“神话”也迅速褪色,公司内斗则日趋激烈。

科兴生物曾于2009年11月在纳斯达克全球市场挂牌交易,但2016年该公司决定进行公司私有化,同时退市并回归内地上市。时任董事长尹卫东和潘爱华分别组成内部买团和外部买团发出私有化要约,而科兴生物的控制权之战就此正式拉开帷幕。

在错综复杂的控制权争夺战中,尹卫东一方曾启动“毒丸计划”以阻击1Globe等股东夺取控股权,而原董事会与外部买团之间先后爆发了多起法律诉讼,混战当中各方互有胜负。

2025年1月,英国枢密院作出裁决,判定2018年2月“1Globe”提出的新董事名单属于合法当选,毒丸计划无效。换言之,潘爱华及其外部买团赢了一局,尹卫东及其内部买团采取的阻击行动没能成功。

正是这次裁决,引发最新一轮的纷争,而近日震惊业内的巨额分红计划,则是当前控制权之争白热化的一种表现。

据“金角财经”披露,英国枢密院做出裁决后,科兴生物于2月28日公布了由5人组成的新董事会成员名单,包括代表“1Globe”的李嘉强和李鹏飞以及王国纬、曹建增、卢毓琳,李嘉强为董事长。

此后,科兴生物的董事阵容又历经两次重大变更,而隶属尹卫东阵营的赛富基金对这一系列变动强烈不满。赛富基金认为,董事会的人员构成使得其影响力与股权严重失衡。因此,作为单一大股东的赛富基金要求召开一次特别股东大会,核心议程就是罢免现董事会并选出新的董事会。

对于科兴控股这种近乎鱼死网破的权力之争,“金角财经”评论道,当企业沦为各方势力博弈的战场,每个人都可能被迫卷入其中,或成为棋子,或选择站队,正常的业务开展自然举步维艰。而这种极端的内部博弈,对企业的伤害是深层次的,不仅撕裂了科兴的外部形象,也摧毁了市场最后的耐心。“对一家靠研发续命、靠信任吃饭的生物医药企业来说,信任一旦塌方,就是全线失守”。

(记者李明综合报导/责任编辑:郑宇)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