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历朝历代的中秋祭月礼仪

【新唐人2012年9月28日讯】中秋又叫仲秋、月夕,是华夏民族传统节日系统中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民俗节日。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即有的敬月信仰,以及流传几千年的祭月之风。可以说中秋节本质上是“华夏祭月之节”,这里边蕴含着华夏先民们“天地人和”的哲思,也有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信仰。

汉民族的祭祀文化,表达的是“敬天、礼地、爱人”这三种基本情感,而太阳和月亮就是华夏先民最崇拜的自然神之一。

《周礼》等古代文献中的记载确凿无疑地表明,在周代,华夏先民对日月的礼敬崇拜已发展为宏大而正规的天子的日月祭祀。《周礼•典瑞》记载:“圭璧以祀日月星辰”;《礼记•祭义》记载:“祭日于坛,祭月于坎”。

为什么古代天子要祭祀天、地、日、月?郑玄曰:“王朝日者,示有所尊,训人事君也。王者父天而母地,兄日而姊月,故常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况人得不事耶。”意思是说,帝王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以日为兄以月为姊,天子祭天地日月,既是敬畏、祈求护佑,也是向天下臣民示范“孝悌”之义,即祭天地以示孝,祭日月以示悌。

先民认为,日属阳之精,月属阴之精,“天、地至尊,故用其始而祭以二至(夏至、冬至)。日、月次天地,春分阳气方永,秋分阴气向长,故祭以二分(春分、秋分),为得阴阳之义。”因此,春分和秋分就分别成了祭祀太阳和月亮的日子。

祭日,古人称“朝日”;祭月,古人称“夕月”。“夕月礼”就成为了祭月之礼的特有称呼。

历朝历代祭月礼仪的传承与演变

周代:周代的礼仪系统十分完备。建日坛曰“王宫”,建月坛曰“夜明”。 春分在南门外祭日、而秋分在北门外祭月。所用牲和币皆为赤色,祭祀音乐与祭五帝的音乐相同,以珪璧美玉来礼神。此后历朝历代的天子祭祀,皆在承袭周代礼仪的大前提下,各有所发展变化。

秦代:秦尚法家,而诸子百家中排在第二位的就是阴阳家了,故极看重自然神祗的祭祀。秦在故都雍城就建有日月祠。据历史记载,秦始皇曾东游海上祭祀八神,月日分属第六第七神。秦代皇家祭日于成山,祭月于莱山。 

汉代:汉承楚风,楚文化中对天地日月的信仰也是颇具分量的。据记载,武帝时在太乙坛祭日月:黎明之时皇帝走出用竹子建造的祠宫,向东方祭拜行朝日礼,夜晚向西方祭拜行夕月礼。汉平帝时,曾经将祭祀日月的日期与祭祀天地合在一起。

隋代:隋文帝匡扶华夏正统,重修祭礼。于国东“春明门”外建坛,每年春分朝日;又于国西“开远门”外建“坎”,并在坎中建坛,每年秋分夕月。牲币仍然遵循周代体制。 

唐代:唐代祭月之风盛机。朝廷于春秋二分朝日夕月于国城东西,用方色犊为牲,场面浩大,观者如云,使原本很严肃的祭祀典礼开始带上更多轻松、娱乐的氛围。而唐代民间在秋分之后的中秋月圆之夜赏月、咏月则已蔚然成风,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赏月、咏月的诗句。中秋佳节,家族众人以祭月、赏月为由欢聚一堂,逐渐形成并固定为阖家团圆的中秋节。

宋代:宋朝祭月承袭唐代之制,并升为大祀。到宋时,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节更加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明代:明初在南京建日月祭坛,迁都后在北京朝阳门外建“朝日坛”,在阜成门外建“夕月坛”。朝日无“从祀”,夕月则以五星、二十八宿、周天星辰为“从祀”共一坛。那时,每年的春分、秋分的祭祀,日、月是礼敬的主神,是祭礼的主角,这种专门的祭祀为正祀和常祀。除此之外,日月还在其他祭祀场合被附带祭祀,此时日月充当的是“从祀”。比如,郊祀天地常以日月从祀;诸侯觐见天子之礼要到南门拜日、北门拜月;祈年、禜祭等也都要祭日月。

明清之后,民间百姓的祭月风俗,在对月神表达肃敬之心同时,更多了几分中秋月夜合家团聚的温馨,和出自寻常百姓对月神的期待与祈求,丰富了祭月节的人文内涵,于是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和端午节共同成为华夏民族四大传统节日的民俗大节。

民间中秋祭月的礼仪

中秋祭月,主要是向月神表示尊敬之意。民间通常认为月神是女性,是嫦娥,称她为月姑或月姊,因而民间祭月的意义往往还加入了女子祈求月神的垂青,以期望获得聪敏与美貌的内容。中秋若遇无月甚至下雨,都可以祭月,凡是月光能照射之处,都可以举行,如遇阴天,可以向月亮的方位摆放祭桌。

古代汉民族传统的民间祭月仪式,一般以家族为单位,参加祭月的人中选一名主祭(统领祭祀工作),一名赞礼(相当于礼仪主持人),若干执事(主祭的助手),一般以年长的女性长辈或家庭主妇担任主祭。按照传统,“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所以男子一般担任赞礼、执事协助祭月。

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十五日祭月,香烛品供之外,则团圆月饼也。雕西瓜为莲瓣,摘萝卜叶作娑罗。”

每逢中秋佳节来临千家万户便在近郊的亭台上或自家洁净的庭院中摆上一张祭桌,祭桌上摆放着青烟袅袅的香炉、火光摇曳的红烛、还有盛在盘碟碗盏里的各色祭品:月饼、石榴、柿子、花生、柚子、莲藕、等糕点果品以及雕成莲瓣形的西瓜;还有盛在精美器皿里的黄酒、米酒、桂花酒;祭桌上还会摆放上各色美丽的时令鲜花。祭桌旁往往还挂上一张“月光画”,上面画着类似嫦娥奔月的图案,嫦娥的身边总有那只可爱的玉兔。

此外人们还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向月而供之。祭祀之人焚香行礼结束后,会把月光纸、千张、以及金银箔纸制作的元宝等一并焚烧以示供奉神祗之意。

有的地区中秋祭月时,会在祭桌中央供一个红漆的“斗升”(斗升上大下小,35至20釐米,四方型,全身用红漆并金 色描绘各种吉祥图案),斗升底层垫上大半,四周插12双筷子和香线,中心点燃一盏油灯,一对红烛,旁边摆剪刀、布尺、百戥、铜镜等。同时把家中16岁以下孩子的“童偶”,列在斗升前。这种“童偶”通常高40釐米、宽7.8釐米,木头刻成,用彩色绘出简单的儿童五官衣着。童偶背面写上孩子的姓名,出生年月,作“替身”(与出土的汉代俑相似),祭月时立在斗升前,祈求“月奶”“斗母”保护儿童平安富贵、健康成长。

参加祭月的人们沐浴更衣之后,来到祭桌前焚香祭月。凡家族中的妇女、少女、女童皆按照长幼顺序,一一郑重地在祭桌前的草席之上叩拜行礼。头上是皓月当空,四周有清风吹拂。在溶溶的月光之下,人们燃烧“月光纸”,并音调柔和地朗诵虔诚的祝文(即赞美月神的文章)。拜祭礼仪结束后,全家围坐在楼台或庭院树下,一边赏月,一边分食月饼、果品,共用天伦之乐。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从古至今,无论是冰壶秋月的激赏,还是花前月下的空濛,在明媚、古雅、虔敬之外,中秋佳节还洋溢着亲人的思念,团圆的喜悦,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见证着几千年来华夏民族的“花好月圆”与“千里婵娟”。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