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0月15日讯】(中央社记者程启峰高雄15日电)国立高雄大学今天举行一项研讨会,学者呼吁立法保障公益揭发人,扭转“抓耙子”负面形象。
高雄大学今天举办为期两天的“公义社会与廉能政府”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分“公益揭发”、“企业社会责任”、“公务伦理”主题,分别发表论文。
高雄大学财经法律学系助理教授简玉聪赞同廉政署研议制定俗称“吹哨者保护法”的公益揭发法草案,维护社会的公义廉能。
简玉聪表示,公私部门组织内部的违法行为如贪赃枉法、财务掏空、洗钱等,常因规模庞大、资讯阻绝、内部成员关系特殊等因素,以致难以从外部侦查或调查控管,凸显鼓励与保护内部揭发的必要性。
他说,现行公益揭发管道多元如,寄发电邮、发表于部落格、对媒体爆料等,需衡量正面与负面效应,但“矫正、制裁违法行为”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简玉聪认为,应从法制上对公益揭发人,提供奖励诱因,免除或减免罚则等积极诱因,以及保密揭发人身份、权益救济等消极保护措施。
高雄大学政治法律学系副教授杨戊龙表示,法务部责成廉政署研议的公益揭发法草案,预定年底完成,研讨会重点在于提供各方意见交流平台,除促进公共讨论,并做为相关单位研议草案的参考。
他说,草案以“公益揭发法”为名,就是鼓励公务员为公共利益揭发,而非为奖金揭发,并扭转“打小报告”或“抓耙子”等负面形象。
政治大学法律学系助理教授林良荣指出,所谓“内部告发”就是“爆料”,爆得好又有料,有助于社会关系正常化,并朝公平正义发展。
本文网址: https://cn.ntdtv.com/gb/2012/10/16/a780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