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七夕之日“乞巧”过“小人节”

【新唐人2013年7月21日讯】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乞巧节、女儿节、星节、俗称“七月七”。从其众多的名称就可知道它在古时候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它虽然没有过年、端午、中秋那么热闹,但在古时的宫廷及民间,这一天的活动也非常多。据记载,七夕作为节日最早始于东汉时期,那时的七夕节有晒衣曝书活动,晋朝后又渗入牛郎织女的美丽神话故事,逐渐成为这个节日的主要内容。

七夕习俗乞巧最为盛行

七夕风俗中流传时间最久、流传范围最广的当属“乞巧”。古人对一年一度的乞巧习俗十分重视。在七夕夜晚,年轻的姑娘、妇女们要摆上事先准备好的时令水果,对着皎皎明月,朝天祭拜。她们还要举行各种乞巧仪式,虔诚地乞求织女神赋予她们聪慧的巧手,祈求自己能够得到美满爱情的姻缘巧配。

从七夕节的别称、习俗来看,七夕更倾向于是一个女子过的节日,如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 、晒书、晒衣、贺牛生日、吃巧果。加之“七”与“妻”同音,故而人们又称这天为“少女节”、“女儿节”。

在山东济南等地区,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

在江苏宜兴,有七夕香桥会。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的。

在浙江绍兴一些农村,七夕夜会有许多少女,偷偷躲在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待夜深人静之时如果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待嫁的少女日后能得到千年不渝的爱情。

在广西一些地方有七夕储水的习俗,民间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用其洗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所以,人们在七夕这天早晨都要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家里如有体弱多病的孩子,家长们常在此日将红头绳结七个结,戴在孩子脖子上,祈求上天保佑孩子健康长寿。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公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七月七石塘小人节

“小人节”源于闽南风俗“七娘妈生”,闽南民间称织女为七娘妈,视其为小孩的保护神,传说七夕是七娘妈生日,因此,又称七夕为“七娘妈生”。每逢七夕,许多家庭都要祭拜七娘妈,祈求家中小孩能够健康平安成长。目前只有温岭石塘还保留着这一独特的民俗。

现在石塘小人节大体可以分为前期准备与七夕当日祭祀两个部分。在“小人节”到来前,石塘居民都会为自家未满16岁的孩子准备一座彩亭或彩轿。彩亭和彩轿是由当地民间纸扎艺人用竹条、彩纸、泥巴等原料扎制而成,一般有二层或三层。年满16岁的孩子用的“满金亭”一般都是三层的,制作特别考究,底层还特别多插了一个上京赶考的纸人。在彩亭底层内部,都贴有七娘妈画像。

节日当天,大人们将供桌摆放在自家门前,在中间放上彩亭或彩轿,点上香烛,同时在彩亭或彩轿前,摆上一壶老酒、七只酒盅,在托盘上摆上香蕉、梨、桃子、葡萄、桂圆、青橘、红枣、西瓜等各色瓜果,以及糖龟、鱼鲞、鸡(16岁满金亭时必须用鸡)等各种祭品。上完三炷香,叫小孩或代小孩许愿后,再放上几挂鞭炮庆祝,并将纸亭或纸轿放在铁锅上焚烧,焚烧后的灰收拾起来倒在海的延续性。过完16岁的小人节,就算长大成人了。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