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斌:有多少毒小麦流向了中国人的餐桌

以往以“中国电池工业之都”知名的河南省新乡市,最近因为当地种植和销售的镉含量超标的毒小麦被陆媒陆续曝光。

据《华夏时报》8月27日报导,从这个市的火车站出来,乘坐13路公共汽车,大约20分钟就能到达王村镇。这里位于新乡市的西北近郊,聚集着大大小小几十家电池及其配套企业。道路两旁,白墙蓝顶的厂房一个挨着一个,厂房的后面则是一片片发黄的玉米地和被收割过的麦子地,厂房和庄稼距离最近的地方只有一墙之隔。

这让附近中马坊村村民老陆怀疑,他们的庄稼地是否已经被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所污染。今年6月,他通过环保志愿者田静找到协力厂商检测公司,一起对升华新能源有限公司和环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周边1,000米范围内的土壤进行了取样和检测,结果发现,参照《国家土壤环境品质标准》(GB15618-1995),取样土壤中镉含量最高的已经超标了545.5倍,最低的也超标1.77倍。

同时,他们还对土壤中生长的小麦进行了检测,分别选取华鑫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南5米、100米、200米、500米4处地块的小麦样品送检协力厂商。结果发现,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取样的小麦镉含量最高超标了34.1倍,最低也有8.2倍。

河南省一位不愿具名的土壤修复专家也曾对该区域小麦中的镉含量进行过检测,检测结果与田静的大致相同,有的取样点甚至还要高一点。

公开资料显示,镉是一种银白色有光泽的重金属,它主要在肝、肾部积累,并且排出缓慢,在体内的生物半减期长达8-30年。镉中毒症状通常是损坏肾功能,导致人体骨骼生长代谢受阻,从而引发骨骼的各种病变。上世纪60年代,日本曾因镉中毒引发著名的“痛痛病”事件。

那么新乡市镉含量超标的毒小麦收获后究竟都去了哪里?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除了留下一小部分够自己吃的外,大部分都卖给了“收粮食的”。至于那些“收粮食的”又把这些镉含量超标的小麦卖到哪里,他们也不清楚。

事实上,这些镉含量超标的小麦绝大部分都可以在市场上畅通无阻地自由流通。而且,在2014年9月的农业部全国第三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会上,“新乡小麦”还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登记成为地理标志,极大地提升了“新乡小麦”的知名度,有助于其远销各省市。换句话说,新乡市出产的毒小麦有很大一部分可能已经流向了国人的餐桌,变成了馒头、面条、包子、饺子等面食品。

更让人担忧的是,作为粮食大省,河南的粮食产量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则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中国人平均每吃4个馒头,就有1个是用河南小麦做出来的。那么目前除了王村镇中马坊村出产的小麦存在着镉超标的问题,新乡市以及整个河南省的其它小麦产地是否也存在着类似问题?

其实,早在2013年就有媒体报导过,河南新乡市凤泉区大块乡村民称,由于当地水井抽不出水,他们只能用东风造纸厂排出的污水废水浇麦田。显然,这些用污水浇灌长大的小麦也是一种毒小麦。前去采访的记者问村民,“这水浇出的麦子你们敢吃?”村民直率的回答,“都卖给你们了。”记者又问,“你们自己不吃呀?”村民答:“自己不吃!”

由王村镇中马坊村联想到新乡市,由新乡市联想到整个河南,再有河南联想到全中国,无论是从媒体的报导还是官方公布的资讯来看,类似于王村镇中马坊村的土壤污染问题在全国都是普遍存在的。而一旦小麦产地的土地被污染了,收获的就完全可能是毒小麦。

那么中国小麦产地目前究竟有哪些地区的土地被污染了?究竟又有多少毒小麦流向了老百姓的餐桌?为了国人的生命健康,中国政府理应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代。

作者提供,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刘旋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