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天愈寒 酿酒腌肉备新年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11月22日讯】小雪是中华24节气中的第20个,冬天的第2个节气。每年11月22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40度时为小雪。2018年的小雪交于11月22日17时01分(北京时间)。

关于小雪节气,历书记载:“斗指己,斯时天已积阴,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此时气温逐渐降到0℃以下,具备了降雪的各种因素,但雪量不会大。正如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亦如唐诗所描述的:“岁暮天地闭,阴风生破村。夜深烟火尽,霰雪纷纷来”。

小雪三候

中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由于气温降低,北方以下雪为多,不再下雨,便看不到雨虹了。二候时天空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到了三候时,天地闭塞,万物失去生机,大自然进入严寒的冬天。

中国民间流传着“小雪对小暑”,“大雪对大暑”的说法。意思是说小雪前后出现的天气与小暑前后的天气相对应,如广西有谚语说:“小雪落了雪,小暑有干旱;小雪下了雨,小暑不干旱”。

小雪习俗:酿小雪酒


古人将
24节气与酿酒结合起来,遵循道法自然,天人合酿的理念。(Pixabay)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首诗,无意中透露了雪和酒的紧密关系。冬天饮酒,乃是令人向往赏心乐事。

有一句谚语:“儿子要亲生,老酒要冬酿”,道出了做酒时间的重要。人们根据24节气的变化,种植收获,发酵蒸馏,勾调酿造;小雪时,水极其清澈,足以与雪水媲美,是酿酒的好时候,因此传统酿酒多在冬季。

小雪习俗:腌菜腌肉

肉、菜经过腌制就不容易变质。小雪过后,气温基本就呈直线向下的状态,不太会回温,天气变得干燥。而且当这些腊肉腌渍品的腌制期满时,恰逢中国新年,可当做年货。因此,在小雪时节进行腌渍活动,适时而得当。古人的智慧不显示在高科技中,而是溶入了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

清人著作《真州竹枝词引》中记载:“小雪后,人家腌菜,曰‘寒菜’……蓄以御冬”。是说小雪之后,家家户户开始腌制、风干各种蔬菜,包括白菜、萝卜,以及鸡鸭鱼肉等,延长蔬菜肉类的存放时间,以备过冬之用。

中国人加工腊肉的技艺代代相传。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 等7—15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再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

小雪习俗:吃糍粑

在中国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小雪时节吃糍粑的习俗。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称“十月朝,糍粑禄禄烧”,指的就是祭祀事件。

糍粑由糯米蒸熟再通过特质石材凹槽冲打而成,糍粑柔软细腻,味道极佳。民间说:“十月朝,糍粑碌碌烧”。“碌碌烧”是客家方言。“碌”,是像车辘那样滚动,意思指用筷子卷起糯米粉团,像车辘那样前后上下左右,四周滚动粘上芝麻花生沙糖;“烧”,即是热气腾腾。吃糍粑一要热,二要玩,三要斗(比较),才能体验“十月朝,糍粑碌碌烧”的乐趣。

小雪习俗:晒鱼干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

晒鱼干,一般要选大鱼,将鱼身剖腹,去掉内脏。将鱼清理干净后,然后,将盐、花椒、大料、陈皮、小茴香放入锅中炒至微黄,均匀抹在鱼的内外两侧。抹完后,便可以将其平放在一个相对较大的容器里面,在阴凉处进行晾置。

小雪养生宜温补

冬季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活动趋向休止,因此要养精蓄锐,为第二年春天做准备。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天地闭藏,水冰地坼,无抚乎阳,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意思是说,在冬天,草木凋零,水寒成冰,大地龟裂,许多动物已入穴冬眠,不见阳气。人在这时也应顺从天地都处于闭藏状态,不要扰动阳气,应早睡晚起,以等待阳光,早睡晚起,有利于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对健康有益。

假如违背了“冬藏”的养生原则,就会损伤肾气,在春天到来时就会产生一种手脚软弱的痿厥病,这样就会使春季里人体本来应该蓬勃生长的生机大大下降,或产生许多疾病。所谓“冬不藏精,春必病瘟”,这就是在冬季里养生不当的缘故。

此外,在冬季也不要常常烤火,用大火取暖,尤其使人受损伤。手足都直接与心相连,不要用火烤手,会引火入心,使人烦躁。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个季节的白菜、萝卜都是当季食物。白萝卜能清火降气、还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凉解毒,非常适合这个节气里食用。

在食物的烹调上可以多炖食,保持营养较少流失,尤其适宜多食热粥,如养心除烦作用的小麦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冬季尤其适宜食用热粥。

暖身增阳气

小雪较立冬节气更冷,寒性凝滞,易使气血凝结阻滞,因此,应加强腿脚保暖。

医书《金匮要略》曰:“冬夜伸足卧,则一身俱暖。”除了平时注意足部保暖外,每晚睡前泡脚,也是冬日里简单易行的保健方法。

另外,传统中医学十分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认为常晒太阳能助发人体的阳气,特别是在冬季,故冬天常晒太阳,注意背部保暖,更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中医认为,常晒太阳能助发人体的阳气,更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情绪乐观不抑郁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小雪节气后,天气多阴冷晦暗,此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影响,容易引发寂寥、伤逝之感。

因此此节气期间,应调节心态,保持乐观,节喜制怒。保持精神安和,心神宁静,畅达情志。

小雪诗歌赏析

“残灯耿耿愁孤影,小雪霏霏送旧年”,在古代诗歌中,描写小雪节气的诗歌佳作纷呈。

唐代诗人陆龟蒙的《小雪后书事》传达出乐观的情绪:“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枫汀尚忆逢人别,麦陇唯应欠雉眠。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邻翁意绪相安慰,多说明年是稔年。”

另一首戴叔伦的《小雪》写道:“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在细细的雪花飘飞之时,诗人愁绪万千,和雪花对坐相看,愁思也频频袭来,倍感凄寒。

南宋诗人陆游在《初寒》诗中写道:久雨重阳后,清寒小雪前。拾薪椎髻仆,卖菜掘头船。薄米全家粥,空床故物毡。身犹付一歃,名字更须传?诗人看到是梳着椎髻捡柴的仆人,乘着简陋小船的卖菜人;天气已经一天天寒冷了,却没有足够的过冬的衣食储备。眼前之物,皆简陋粗鄙,诗人联想到身后之事,更添了悲凉的情绪。

(记者李蒨蒨报导/责任编辑:文慧)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