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宋词】一池风荷 摇荡游子乡情

品读宋词系列二之一 作者:兰音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8日讯】游子思乡,怎一个“乡愁”了得。床前的明月光,城中的玉笛声,邻船的同乡人,都能触动他们的情感。他们还会想像,故乡的梅花或许如期绽放,重阳的登高之行恐怕又少了自己一人,这就是游子特有的乡情。

盛夏时节,北宋的都城汴京,经过一场宿雨,仿佛有了江南的气息。一阵微风吹来,满池的荷花盈盈直立,飘送阵阵馨香。这旖旎柔美的水色风光,映入一个青年书生眼中。

为了学业和仕途,他离开家乡,游学京师,不知不觉已过去三、五年。眼前美景,让他想到了故乡那片熟悉的池塘,那里也有婷婷荷花、田田荷叶,不知道当年一同游赏美景的伙伴,是否还记得他?而他只能在梦里,驾着轻舟重访故地了。

古诗说: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文人的情感总是细腻而含蓄的,这位书生望着荷花,想着家乡,将满腔的思乡情绪,倚着词牌《苏幕遮》的声律,轻轻吟唱出来: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词境赏析

苏幕遮》的作者,是北宋最后一位填词大师——周邦彦。这阕词的思想内容简单明了,不外是借雨后清晨的荷花美景,抒发久居汴京而思归心切的心情。但是词人对于荷花风韵的表现,可谓出神入化,最为后世文人称道。

周邦彦的《苏幕遮》,对于荷花风韵的表现,可谓出神入化,最为后世文人称道。图为清 沈铨(传)绘《红荷图》局部。(公有领域)

词之上片,以白描手法叙事、摹景,刻画了词人晨起所见、所闻、所感。“燎沉香,消溽暑”,燎,意为小火烧炙;溽,意为潮湿闷热。为了消除湿热的暑气,词人在前一夜点上沉香。醒来后,他最先感觉到的,便是若有若无的清香,以及溽暑消逝的畅快。

开篇两句,词人虽然不提时令和地点,却通过焚香一事描绘出“夏日不觉晓”的场景。焚香不仅是生活习俗,也是文人修身养性的一件雅事。炎夏时分,清幽的沉香散发出袅袅青烟,不仅衬托出词人清雅高贵的生活,同时暗示他宁静平和的心境。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这是作者从听觉、触觉继续感受这个夏日的清晨。他的注意力从室内转向室外,听到鸟雀的鸣叫声,看到它们飞到屋檐下,仿佛在窃窃私语,呼唤晴天。一个“晴”字,又呼应前句的“溽暑”,原来是昨夜细雨绵绵的缘故。

孟浩然曾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连夜的风雨,让花朵纷纷凋落。那么词中的这场雨,会造成怎样的情景?词人迫不及待走到户外门,收获一番美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荷花开得如此妩媚动人,可知昨夜并非猛烈的雨疏风骤,也非冷清的凄风苦雨,而是温柔绵绵的和风细雨。到了清晨,荷叶上的雨露被朝阳晒干了。“叶上初阳干宿雨”一句,非常像一段延时摄影的特写镜头,把雨滴落在荷叶上、又逐渐蒸发的全过程,细腻地展现出来。

之后,词人扩展视野,俯视整个池塘,望见铺满整个水面的清新圆润的荷叶。微风吹来,一朵朵荷花迎风盛开,仿佛被高高擎起。“一一”,极言词人观察细致入微,每一朵荷花、每一片荷叶都是那样美丽迷人;“举”字,更将风中荷花摇曳生姿的形态描摹出来。

三句词,没有铺设华丽的词汇,却简洁生动地描绘出荷花、荷叶在雨后越发清丽脱俗的姿态,仿佛风姿绰约的水中仙子。它们更是全词精华所在,被《人间词话》赞为“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

美丽的荷花图景,竟然引起了词人藏在心底的乡情。他忽然想起,家乡不是也有一处相似的荷花池吗?到了下片,词人的笔法由实入虚,抒写思乡之情。他忍不住感叹:“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吴门,泛指吴越一代,词人的家乡钱塘在古代属于吴郡。长安,在词中代之北宋的都城汴京。故乡和汴京相距甚远,游学他乡,谋求仕途,自然是归期不定。他由眼前的荷花想到了故乡,发出了何日归去的叹息。

紧接着,他将思乡之情更推进一步,向故乡旧友发问:“五月渔郎相忆否?”不直说自己思念故乡,却写江南渔郎是否思念自己,是古诗词常见的抒情方式。最后,情到深处意转痴,词人把浓郁的情感融入迷濛的梦境中。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他只能划着小舟,在梦里重回故乡的荷花池,在虚幻中暂时满足归乡的心愿。词的结尾,既照应了飘举的风荷,又为作品渲染了朦胧飘渺的氛围,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和回味。

词人背后的故事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邦彦之名,出自《诗经》中的“邦之彦兮”,意思是国家中有才华的人。周邦彦最大的才华,就在于精通音律、擅作宋词。在宋词的发展史中,周邦彦是北宋词人中的集大成者,也是结北开南的重要人物,对南宋词影响深远。他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擅长钩勒铺叙,堪称词家之正宗。

有趣的是,《苏幕遮》是个例外,写得清新流畅,如同词中天然去雕饰的水上芙蓉,也是最广为流传的一首。这大概是由于这首词作于周邦彦青年时期,那时候的他还没有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更多地受到词坛主流风格的影响。而他多变的创作风格,与他的性格和人生经历密切相关。

周邦彦笔下的《苏幕遮》,清新流畅,如同词中天然去雕饰的水上芙蓉。(王嘉益/大纪元)

根据《宋史》等史料记载,周邦彦享年66岁,一生经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时间跨越近半个北宋王朝。年轻时,周邦彦表面上放达不羁,不受乡人重视,但实际上他潜心治学,博览群书,积累了满腹才学。

二十四岁时,周邦彦便离开家乡,北上汴京,成为一名太学生。学有所成的他,希望尽快得到朝廷赏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四年后,他洋洋洒洒写下一篇七千言的《汴都赋》,对天子提倡的新法颇为称颂。

宋神宗特意命大臣,在大殿内诵读他的文章。因文中多生僻字,连科举出身的官员都不认识,只好尴尬地读半边偏旁敷衍过去。作品洋溢的年轻人的锐气和才情,深深打动了宋神宗,令他嗟赏不已。因而,周邦彦被提拔为太学正,从普通学生变成了一名学官。

宋朝崇尚文治、尊重文人,周邦彦受到天子青睐,本该有平步青云的仕途。谁知好景不常,宋神宗在他献赋后不久驾崩;年轻的哲宗即位后,朝政由反对新法的太皇太后高氏把持。高太后主张恢复旧法,贬斥“新党”。身在学府的周邦彦也不幸受到牵连,被贬出京师,先后在卢州、荆州、溧水等地为官,大好青春就在贬谪岁月中蹉跎了。

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后,新法再次得以推行,新党再次得以重用。四十多岁的周邦彦作为新法支持者,同样奉召还京。但是人到中年,看淡了宦海浮沉和名利得失,周邦彦不像年轻时那么急于求进,而是心如止水,在人前一副“呆若木鸡”的样子,远离官场是非。

如此,周邦彦也能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他以“曲有误,周郎顾”的周瑜自比,不仅能移宫换羽,创制繁难的新曲,而且能够完全依照词牌、声调的格律填词。他的词作,不仅在文字上富艳精工、华美无俦,而且最适合配乐演唱,是乐舞宴会上最流行的作品。

周邦彦晚年时,再次得到宋朝天子的青睐。多才多艺的宋徽宗非常欣赏他的才情,提举他入职大晟府,让在宋朝掌管音乐的机构中,专注于词曲创作。这简直是为周邦彦量身打造的官职。不过因为他不肯依附当朝宰相蔡京一党,很快又被逐出朝廷,在南方一带出任地方官,直到终老。

这首《苏幕遮》,就作于周邦彦早年游学汴京之时。他久客京城,虽然因为献赋而受到赏识,但是受党争影响,他在太学正一职上,五年不升迁,一直被朝廷闲置。他原本抱着鸿鹄之志入京,希图一展身手,岂料无意中陷入政治斗争,前途变得黯淡无光。

在寂寥徬徨的情绪中,故乡成了温暖而美好的慰藉,让周邦彦心生强烈向往。但是人在京城,身不由己,不知何日才能回到熟悉的家园,和熟悉的亲友团聚?恰在这时,一片雨后初阳下的风荷,让他重见熟悉的风景。那股埋藏心底的思乡之情,霎时间喷涌而出,更让他为之魂牵梦萦。

可以说,《苏幕遮》是周邦彦在洒脱性情下流露笔端的心曲,所以写得自然真挚。而到他经历人生大起大落,心境变得委顺知命,情感也更深沉含蓄,不再直抒心中感受。另外,他的作品以长调慢词为主,更需要花费大量心力谋篇布局、倚声填词,这些都将词人的情感引向更隐晦、潜沉的境界。因此在声律方面,周邦彦有了“词中老杜”之美称。

不过这首《苏幕遮》,让我们有幸见识到周词的另一面,有幸遇见一位风流京师的江南才子。在那一片风荷之中,周邦彦借词曲,留下了宋朝最美的一场乡愁。

点阅【品读宋词】连载文章。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李乐真)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