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之谜】语出惊人 算尽风云 民国第一神算传奇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7月09日讯】大家好,我是扶摇,欢迎和我一起探索未解之谜

请问大家,你相信命运可以被预言,甚至能被改变吗?

在风起云涌的民国时代,出现了一位号称“神算”的奇人。他不持权柄,却能改变权贵的决策;他不参政,却让政坛与黑道人士趋之若鹜。

蒋介石、吴佩孚曾请他占卜前程;黄金荣、杜月笙对他礼遇有加。他靠一双慧眼,洞穿人性;凭一门命理,看破吉凶祸福。

他,就是被誉为“民国第一神算”的——袁树珊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传奇人物的命理世界,看他如何以神算之名,在乱世中留下不可忽视的痕迹。

神算子的诞生

清朝光绪7年,也就是1881年,袁树珊出生在镇江一个医卜世家,他的父亲袁开昌不仅医术高明,在卜算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袁树珊从小耳濡目染,也对医学、命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长大之后,袁树珊去北大求学,又去日本留学。学成归国之后,作为一位拥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以及西洋文化理念的复合型人才,袁树珊有不少进入政界谋求个一官半职的机会,但是他对世间的功名利禄没太多兴趣,于是选择回到家乡,子承父业,行医救人。

一开始,袁树珊是以行医为主业,算卦为副业。比如说,有个人有头疼脑热来看病抓药,袁树珊给他开了药方,和他说:你的病没什么大碍,按时服药,几天就好了。但是我看你左眼发红,右眼发青,一个月之内恐有血光之灾,要小心啊。或者呢,有人来抓药,告诉袁树珊家里有个贵重物品找不到啦,家人着急上火倒下了,于是袁树珊说:别急我给你起个课,找找看。然后告诉对方:往房子的西南方,与水有关的地方去找找。诸如此类。

没想到的是,由于他算命算得实在是太准了,很快就在当地出了名。结果后来找他看病的没几个人,找他算卦的却络绎不绝。而袁树珊也很干脆,直接关门,改行,将医馆“润德堂”变成了算命馆。

没几年,袁树珊就成了镇江顶尖命理大师之一,甚至整个江浙一带都知道他。而之后,国民政府的一个举动,帮助袁树珊向“民国第一神算”迈进了一大步。

奇书救中医

民国初年,中国正处在剧烈的变动时期,在经历了列强入侵、一系列战败、割地赔款的屈辱之后,一些受过西方文化教育的知识分子和国民政府官员主张让中国全面西化。在他们看来,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与现代解剖学、病理学不符,不够“科学”,于是中医、卜算等等都成了被取缔的对象。

这个消息一出,中医界、卜算界,以及民间百姓都不干了。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古老智慧说扔就扔?历史上那么多名医神相,扁鹊、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等,他们药到病除,妙手回春的例子数不胜数,怎么就不“科学”了?

医卜世家出身的袁树珊当然也不能坐视不管。于是,他将自己撰写的《中西相人探原》一书呈了上去,在这本书中,袁树珊引经据典,开创性地将中国传统相术与西方面相学理论相融合,表明看相、算命其实也是很有科学性的。

时任国民党行政院院长谭延闿看过之后,大呼过瘾,赞赏不已。谭延闿是国民党内的元老,他出身书香门第,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对《易经》也有所研究,因此他对中医、传统术数等一向都是持宽容与欣赏的态度。在看完袁树珊的《中西相人探原》之后,他更是了解了医、卜同源,以及这些传统技能背后的深厚内涵,于是坚定地站在了反对取缔中医、卜算的一边。这件事在命理界传为美谈,而袁树珊也一举奠定了自己在命理界的地位。

其实,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中医”存亡之争中,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小插曲,咱们也来说说。

打脸汪精卫

刚才说到,谭延闿是支持保留中医的一方的,而强烈要求取缔中医的一方也有一个代表人物,那就是后来成为大汉奸的汪精卫,不过那个时候他是以革新派领袖自居。正当汪精卫到处演讲,呼吁取消中医的时候,他的岳母患上了恶行痢疾,每天腹泻十几次。当时著名的西医都被汪精卫请来给岳母看过病,但是所有人都束手无策。

这时,有人向汪精卫推荐了当时著名的中医大夫施今墨。一开始,汪精卫没有同意,这不是打自己脸吗?但是眼看着老太太被疾病折腾得奄奄一息了。汪精卫决定试试看。

施大夫来了之后,给老太太把了一下脉,就开始描述病症,每言必中,说得老太太频频点头。看症之后,施大夫就开始写药方了,为老太太开了10天的汤药。这时老太太询问:先生什么时候来给我复诊啊?结果施大夫说只要老太太按时服药,保证3天痢疾停止,5天胃口好转,10天痊愈,自己也不用再来复诊了。汪精卫和岳母将信将疑,都病了这么久,那么多医生都没看好,这一次看症就能痊愈?

神奇的是,10天之后,汪精卫的岳母果然恢复健康了。这中医实打实的疗效就在眼前啊。汪精卫为了感谢施大夫,还亲自题字送匾“美意延年”。但是施大夫没有收,而是表示,如果汪精卫认可中医能治病,就不要再要求取缔中医了。汪精卫当时没有表态,但是之后,他对取缔中医的态度也不那么坚决了。

回顾这段历史,命理大师袁树珊和中医大夫施今墨通过各自的办法,一个让支持医卜的谭延闿更加坚定,一个让反对中医的汪精卫产生动摇,最终让中医、卜算等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留存,上天的安排真是妙啊。

咱们继续回来聊袁树珊,之前不是一直说他算命多么准,多么厉害吗?可能有观众朋友就好奇了,他具体怎么个厉害法?都算出了哪些大事啊?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个。

神算初现:预言军阀的沉浮

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曾经找袁树珊给他批命。吴佩孚本人就很精通命理,在看了袁树珊的所批的命单之后,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之后还专门派一名副官去镇江找袁树珊,重金请他充当幕僚,不过袁树珊无心参与政事,婉拒了。

那么,命单上都说了些啥?袁树珊曾说,吴佩孚五十一二岁上,流年不利,官煞主事,让他注意着点。六十来岁上,有血光之灾,需小心提防。

咱们回头看历史,发现还真给袁树珊说准了。吴佩孚在52岁那年,被北伐军和国民军击败,从权力的巅峰跌落。65岁时吃羊肉饺子,吃出了祸事。原来,他被混在羊肉馅里的骨头渣子刺伤了牙齿,原以为一点小伤很快就好,谁知后来高烧不退,请日本牙医来医治,结果十天后竟一命呜呼了。坊间有传闻说,吴佩孚是因为不愿意给日本人当汉奸,而被害死的。真相是不是这样,咱们也不知道,但是能肯定的是袁树珊算得挺准。

而吴佩孚的老对头、国民政府要员何应钦也曾找过袁树珊批命,两人相谈甚欢。而何应钦也是对袁树珊的才华十分佩服,随后就将他推荐给蒋介石。蒋介石本身就比较相信命理,于是就去见了袁树珊,结果袁树珊不卑不亢,直言批复的态度,令蒋介石相当欣赏。至此之后,从政界显要,到富商巨贾,很多人都以能找到袁树珊批命为荣。

这里再和大家说一个很具传奇色彩的案例。

天机不可泄:缪斌与“吴”的命劫

国民政府的立法院副院长缪斌也曾找袁树珊算过一挂。缪斌是江西无锡人,少年得志,后担任国民政府的要职。袁树珊从缪斌的少年开始批起,将他一生的荣华富贵都写了出来,最后有一句“受累于吴”。

这是啥意思?“吴”代表人名还是地名,还是其它什么含义?面对缪斌的询问,袁树珊表示天机不可泄露,让他自己小心就是。缪斌怀疑这是袁树珊在故弄玄虚,很多江湖术士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时,不都是爱用这句话来糊弄人吗?他也就没把这句话放在心上。

但是,袁树珊的话哪里是随便说说的啊。到了抗战期间,缪斌投靠汪精卫,在抗战胜利之后,国民政府准备以汉奸罪判处缪斌死刑。

就在性命攸关的时候,缪斌想起了自己的老乡吴稚晖。吴稚晖是国民党元老,缪斌想让他帮自己说情,蒋介石一定会给面子。于是缪斌就用钱贿赂狱卒,传话给他的夫人,让夫人向吴稚晖求援。

而吴稚晖在答应帮忙之后,真的是非常卖力地营救,多方游说,谁知道一不小心用力过猛,反而让蒋介石怀疑缪斌有大问题,于是没有经过复审直接下令立即枪决,以正视听。于是,缪斌成了日本投降后第一个被枪毙的汉奸。这样看来缪斌岂不是正应了“受累于吴”这句话?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袁树珊是如何预言一位军官的生死命运的。

沙漠生死线:郭岐的军旅命

抗战期间,因镇江沦陷,袁树珊到上海避难。正是在这个时期,他的影响力开始走出江浙,在全国范围内声名大噪。下面这个案例就是发生在这段时间的。

1938年,南京失陷,国民党军官睢团长夫妇、营长郭岐、宗副官等四人,兵败后辗转来到上海。睢团长非常相信命相之学,于是准备就近拜访一下袁树珊,希望能请他算算命,指点下前程。郭岐从来不相信算命这种事,并不想去,然而禁不住其他人劝说,也就一起去了。

袁树珊先给其他三人看相,最后看的是郭岐。袁树珊看了他的手相和面相之后说:“郭先生是军人,到40岁时可升少将师长。后在沙漠中作战,因此战失败,将有性命之忧。不过,您最后仍能顺利脱险归队,从此一帆风顺,后福可羡。”

那后面事情的发展如何呢?郭岐等四人后来顺利逃离上海,经香港到武汉归队。之后,郭岐不时升调,到40岁时真的成为了少将师长,戍守伊犁区精河县。1945上半年,伊犁、塔城、阿尔泰三区叛乱。叛军在俄国支持下,攻陷了军部与总司令部,郭岐的部队全军覆没。战事发生之地,正是沙漠之中。因为缺水,郭岐渴至昏死,后被敌人救活,在战后交换战俘时,才又归队。在这之后,郭岐去了台湾,之后生活顺遂,子女多有所成就。至此,袁树珊之言一一应验。

郭岐后来写了一本回忆录名为《陷都血泪录》讲述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回忆,也记下了袁树珊的精湛的卜算能力。

京剧泰斗的十五年大运

袁树珊的另一个算命案例则被记录在《伶人往事》一书中。民国京剧三大家之一马连良因在日伪时期曾为满洲政府演出过,在抗战结束后被国民政府通缉,于是和太太一起到香港躲避。而1949年之后,袁树珊也从上海移居到了香港。

由于当时的香港人流行粤剧,京剧没什么市场,所以马连良夫妇的生活过得很艰难。这时中共政府向他们抛出橄榄枝。时任中共总理周恩来对马连良说:“你不要把去伪满演出的事放在心上,你是演员,靠唱戏养家糊口,没有政治目的。”

于是1951年,马连良准备离开香港,返回大陆。临行前,他们去找袁树珊算了命。袁树珊卜算之后告诉他:“你还有十五年大运”。马连良的太太于是追问,“那他十五年之后怎么样?”已心有所悟的马连良没等袁树珊回答,就和太太说:“你就别问了,只要有十五年好运,也就行了。”

马连良回到大陆之后,过了几年平稳日子,随后就遇上了一轮轮的政治运动,家财被抄,自由被限制,最后在1966年12月16日去世。掐指算来,从他离开香港回到大陆,到猝然离世,正好15个年头。可见,未来会发生什么,袁树珊早已算到,只是很多事无法说破罢了。

也许有观众朋友要问了,袁树珊这么厉害,是不是没有他算不准的事儿啊?哎,还真不是。袁树珊曾给一个人算命,结果错得离谱。

神算也有失算?错算杜月笙

袁树珊刚刚到上海的时候,因为名气很大,每天来找他算卦的人络绎不绝,很多人需要提前预约好多天才能轮得上。这生意如此红火,有人自然就要眼红了,特别是一些黑帮混混们,就经常没事找事,敲诈勒索。

袁树珊正为此头疼之时,当时上海青帮大亨黄金荣来找袁树珊卜算了。见面之后,袁树珊提及此事,黄金荣觉得不便直接介入,于是就精心制作了一幅题为“英雄独立”的图轴,派人吹吹打打地送到袁树珊家里。小混混们一看,大哥都如此敬重袁树珊,一个个都诚惶诚恐,纷纷前往袁树珊府上赔罪。

而袁树珊不愧是江湖老手啊,不仅一笑了之,还给每人一碗面条、两块大洋。小混混们自然是欢欢喜喜的,从此再也不找袁树珊麻烦了。

后来黄金荣的继任者杜月笙也通过这层关系和袁树珊结交,把袁树珊视为最倚重的命理大师。1949年,杜月笙因国共内战随国民政府撤退至香港,进入半退隐状态。虽然他仍保持一定影响力,但健康状况恶化,于是就想找人算算自己还有多少寿命。

袁树珊告诉杜月笙,他至少还有10年的寿命,能活到73岁福寿双全。杜月笙听后虽然有了些信心,但是他还是不放心,于是悄悄让人隐去他的姓名,找台湾的一位命理家“六月息馆主”帮他算了下。结果对方断言杜月笙活不过64岁,说“辛卯年,(也就是1951年,)天冲地克,绝难过关”。结果杜月笙真的在1951年8月16日去世。因为杜月笙在1888年8月16日出生,这样按照阳历算是整整63岁。

袁树珊这次算命有10年的差错,这是怎么回事呢?

命运可以改变吗?

据杜月笙之子回忆,杜月笙在得到“六月息馆主”算命的寿命之后,精神状态急剧恶化,丧失了求生意志,随后卧床不起,直至去世。也就是说,杜月笙有可能是因为自己放弃希望,结果改变了命数。

但是也有说法,袁树珊可能明知杜月笙命不久已,故意说他还有10年寿命安慰他。因为袁树珊曾经说过:“来向星相家请教的不外三种人:一是受重大刺激;二是迷于名利;三是有的走投无路,所以不得不察颜定色,善为指点。”这句话重点是“善为指点”。如果明知对方即将寿终,与其告诉他让其寝食难安,恐怖度日,不如说个善意的谎言,让其带着希望走过最后的日子。

但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袁树珊算错了,因为人的命运是会随人心、业力而变的。袁树珊1947年曾经在《沪报》上发表短文,阐述他对命理的认识,可谓字字珠玑。他是这么说的:

命运,是怎么回事呢?

“命”,是指一个人天生的命格;“运”,是人生路途中所经历的阶段。命运的基础,是五行的搭配与四柱八字的推演;当进入大运时,阴阳之气会发生变化;遇到流年,也就是每年的运势时,天干地支也会转变。

简单说,大运就像你行经的地方,流年就像你路上遇到的人,两者交互作用,必须用辩证的方式去看。

命,是可以算的,也是不能算的。

能算的部分,是阴阳五行推理的结果;不能算的,是牵涉到因果报应的层面。
所以算命,不是为了好奇,而是一种工具,用来帮助人趋吉避凶。这也是为什么术数在世间这么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但问题来了:既然要趋吉避凶,那命能改吗?

我从事术数三十多年,用风水、取名字、符咒等方法帮人调整命运,但最后的效果,大多很有限。为什么?因为——

风水,敌不过人心;神通,赢不了业力。

风水、符咒这些都是外在的条件,只能辅助;真正根本的,是人的修为与心性,是内在的力量。

一个心术不正、性格败坏的人,不管再怎么调整风水、改名字,命运也不会变好。而一个心地善良、处事正直的人,往往不费什么力气,自然就能住进风水最旺的地方,拥有最好的格局。这正所谓:

“福人居福地,福地亦居福人。”

《易经》是一部至善的书,它教人如何做人、怎么处世。

如果一个人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自然能趋吉避凶、转危为安,也就不用再依赖什么风水、符咒、取名这些旁门左道来改命修运了。

只要一心向善,刀山也会化为平地;只要心境清明,火海也会自然枯竭。真正懂得《易经》的人,是不需要卜算的。

我到了一把年纪,才真正明白这个道理。

如今我老了,把这些话留给后辈们,希望你们能从前人的经验中得到启发。

愿将来的真正贤者,多去讲解《易经》的道理,少沉迷于方术技艺。只有这样,才能不辱古圣先贤的教诲啊!

袁树珊的儿子袁福儒曾想跟他学算命,遭到了他的反对,他告诉儿子说自己有两套衣钵,一套算命,一套医学,希望儿子在自己去世之后把算命这套衣钵砸烂烧毁,继承医学这套衣钵。于是,袁福儒从此不再沾染半点命理,而专心医理,后来留学日本,继续学医,成为一代医学大师。

袁树珊之所以这么说,或许也是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未来所遭受的劫难,想要真正理解《易经》的精髓难之又难,以此为生,一方面难有生存空间,一方面难免沦为江湖术士吧。

那么大家是怎么看的呢?袁树珊对命理的认识是否有道理?他为什么不让儿子学算命?欢迎大家留意分享。

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如果喜欢的话请别忘记一键三连:点赞、订阅、打开小铃铛。如果大家还想知道谁的故事,也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哦。未解之谜,我是扶摇,我们下期见。

欢迎订阅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WJZM-FY
订阅频道Ganjingworld频道: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2dgb6zFtQ9TYK11080c
订阅未解之谜Telegram群组:https://t.me/wjzmchannel

未解之谜】节目组制作

(责任编辑:李红)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