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5月23日讯】中共极端的防疫措施以及去年的限电政策引发的电荒,给在华外企带来了巨大冲击。知情人士表示,苹果公司已告知其部分代工厂商,希望在中国以外地区增加产量。
《华尔街日报》5月21日报导说,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非中国工厂将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全面的生产中心,而不是简单地复制在中国制定的计划。
知情人士告诉《华日》,印度和越南已经是苹果全球一小部分产品的生产基地。这两个国家正在被苹果视为中国的替代选项。
据分析师称,超过90%的苹果产品(如iPhone、iPad和MacBook笔记本电脑)是由外部承包商在中国制造。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北京的威权共产政府及其与美国的冲突,苹果对中国的严重依赖是一个潜在风险。
与苹果公司谈过其制造计划的人说,该公司认为印度是最接近中国的下一个地方,因为印度人口众多,成本低廉。
台湾的手机装配商富士康(Foxconn)和纬创资通(Wistron)已经在印度建立了工厂,主要为印度的国内市场生产iPhone手机。印度的苹果销售正在迅速增长。4月份,苹果公司表示,已经开始在印度生产最新一代的iPhone,即iPhone 13系列。
知情人士说,苹果现在正与一些现有的供应商商谈在印度的扩张,包括用于出口的生产。但分析师和供应商表示,印度的一个问题是,由于中印关系紧张,中国的装配商在那里开展业务有困难。
知情人士说,出于这个原因,与苹果公司有业务往来的中国制造承包商正更多地将目光投向越南和其它东南亚国家。
苹果的举动或带动更多外企效仿
《华日》说,作为美国市值最大的公司,苹果公司加强在中国以外生产的任何举动,都可能影响其它西方公司的想法。这些公司一直在考虑如何减少对中国制造或关键材料的依赖。今年,在北京不肯批评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并在诸多城市进行COVID-19清零封锁之后,更是加强了西方公司的这种考虑。
5月5日,中国欧盟商会(简称欧盟商会)发布报告说,在最近的一项调查中,欧洲公司表示,中共对疫情的“清零政策”严重打击了他们的供应链,他们被迫削减员工、降低收入预测。其中近三分之一公司表示他们进行了裁员。
“清零是行不通的,因为世界已经学会与COVID-19共存,而中国(中共)必须改变战略。”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rg Wuttke)说,“我们要说的是,如果你不改变(清零政策),我们会用脚投票,去其它地方(投资)。”
根据这份内部调查,在372家做出回应的公司中,有23%的公司正在考虑将当前或计划中的投资移出中国大陆,这是1月份调查的两倍多,也是十年来的最高比例。还有大约78%的受访者表示,由于所谓的清零政策,中国大陆现在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降低了。
除了在华欧企外,在华美企也因清零政策降低了投资信心。中国美国商会(简称美国商会)5月9日表示,58%在华美企调降全年营收预期,51%的美企将减少或延后在华投资。
美国商会主席华刚林(Colm Rafferty)表示,当局的防疫措施打击了美企在华投资信心,企业“在隧道尽头,仍看不到任何曙光”。
苹果公司在4月份警告称,供应链问题可能导致本季度损失最高80亿美元的销售额。
4月份被问及苹果的供应链时,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说:“我们的供应链是真正的全球化,因此产品在各地都有生产。”他还说,“我们继续关注优化。”
在2020年初COVID-19在全球蔓延之前,苹果公司就在寻求将其生产从中国多元化,但这些计划因大流行病而变得复杂。参与讨论的人士告诉《华日》,现在苹果正在再次推动,并告诉承包商他们应该在哪里建立新的制造能力。
中共应对疫情所实施的旅行限制,意味着苹果在过去两年中减少了向中国派遣高管和工程师的工作,因此很难亲自检查生产现场。去年,中国发生大规模停电,也损害了中国在生产可靠性方面的声誉。
《华日》援引天风国际证券(TF International Securities)的供应链分析师郭明錤(Ming-chi Kuo)的话说,虽然许多西方公司在中国面临类似问题,但苹果的规模使其具有与承包商讨价还价的能力。“只有像苹果这样的公司才能推动这样的供应链转变。”郭明錤说。
中国生产环境不稳定
除了清零政策外,中共的许多其它政策也为外企在华生产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最典型的就是去年的限电所引发的电荒。苹果公司的印刷电路板制造商欣兴电子去年9月曾因苏州地区停供工业生产用电,不得不停工。
作为苹果和特斯拉的主要机械零部件供应商乙盛精密,也在同月表示,也因为中共的限电政策而暂停生产。当时正值iPhone 13系列出货高峰期,多家苹果供应链工厂因“限电”而停止生产。
去年9月上旬开始,中共的“能耗双控”突然升级,多省各地区企业相继收到强制限电、限产、停产通知。
中共监管机构近年来也加紧打压科技巨头,促使外国投资者对在中国投资的信心大受打击。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叶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