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秦到明清各代粽子 多味多姿一一道来

作者:容乃加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6月03日讯】一近端午节,市场里粽香流溢,让人食指大动。端午节俗粽子节,粽子的文化传统已经传承了二千多年,粽子的外表和内馅也是形形色色,各具时代与地方的风味特色,表现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

“饭筒角黍缠五彩,楚俗至今犹未改。”——宋‧周紫芝《竞渡曲》

这句讴歌端午风情的宋代曲词,展现了上下古今二千多年的粽子文化,受到悼念屈原的楚地风俗的影响。古代的粽子称为角黍,或作成饭筒形状,反映了粽子起源的形象与材料,此后各个时代也都增益了粽子的特色。

纪念屈原的筒粽

楚国三闾大夫屈原投汨罗江殉国,人们不舍。《续齐谐记》记载,楚地人民以竹筒贮米投水中来祭祀爱国的三闾大夫屈原。[1]后来又在竹筒米上盖上楝叶、缠上五色丝绳加以保护。相传那天是黄历五月五日,即端午日,后代人在这一天包粽子,并佩带五色丝绳,保留了楚地汨罗遗风,成了端午节的一种习俗。当时纪念屈原的粽子是为一种“筒粽”。

图为原住民竹筒饭,有类似纪念屈原的筒粽古风。(龙芳/大纪元)

东汉的芦叶裹米粽(粽)

到了东汉,“粽”这个字就是当时的“粽”。《说文解字》说“粽:芦叶裹米也”。芦叶是什么叶?《说文解字》说“芦:芦菔也”,段玉裁注芦菔就是萝卜,那芦叶就是萝卜叶。

晋朝角黍包金 多采多姿的粽子

从晋代到南北朝的粽子有不少新的花样,此时期的名物有角黍包金的碱粽、益智粽和九子粽。

古时的菰、菰芦即是筊白笋。人们取用筊白笋叶包黍米做出牛角形的粽子,称为角黍。(容乃加/大纪元)

晋朝平西将军周处的《风土记》记载,当时人流行在端午和夏至之际吃碱粽。作法是将包好的角黍放在淳浓的灰汁中煮到烂熟。(原文“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也。”)

什么是“角黍”?《艺文类聚》说:“以菰叶裹黏米煮熟,谓之角黍。”《太平御览》说:“黏米一名粳,一曰角黍。”《本草纲目》说“江南人呼菰为茭”。菰叶即筊白笋包叶。《本草纲目》说“菰叶裹成粽食,谓之角黍”。《康熙字典》解释“粽”就是“角黍”。角黍是因形因物而得名。

用草木灰汁泡煮出来的角黍就像是今天人们吃的碱粽(凉粽)。因为灰汁碱性重,可以让黍米更黏稠,粽叶中的米粒颜色变金黄,融合在一起分不开,表示“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对应了端午时纯阳之象。

古人用浓灰汁煮出黄金色的碱粽,表现端午时节“阴阳尚相包裹未分散之时象”。(shutterstock)

晋代还有一种养生粽,那是在粽子里添加“益智仁”(大如枣,中瓣黑皮白),这是一种广州地方的作法。《晋书》记载广州刺史卢循,派遣使者送给刘裕(后来成了南朝梁武帝)益智粽子。

晋代的送礼精品是“九子粽”,也传名到清代。魏晋民歌《月节折杨柳歌》中,就以九子粽作为“五月歌”的抒情主题:“菰生四五尺,素身为谁珍,盛年将可惜(*可珍爱)。折杨柳。作得九子粽,思想劳欢手。”(出《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

这九子粽延续菰叶包黏米的传统,分别以九种颜色的丝线来扎九只大小不一的粽子,再将九粽串一串,大粽在上,小粽在下。缤纷多彩的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因“粽子”谐音“中子”,所以民间送九子粽也有祝福人得子的意涵。

“粽子”谐音“中子”,所以民间送九子粽含有祝福人得子的意涵。古代的九子粽是用筊白笋叶裹米做成的。(徐乃义/大纪元)

南北朝 甜粽杂粽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粽䊦法第八十三》介绍一种甜枣栗粽“䊦”(音同噎),形状是呈扁平长方形。作法是先用黏米细末加上蜜水调和,再揉出长尺余、广二寸余的米团,上下面都布满枣、栗肉,然后以涂油的大竹叶包起来,煮到烂熟。竹叶包粽出现了,不过这时的粽子还不是角形,可用枕头形来比喻。

“杂粽”是南方的珍品。《宋书‧列传第十九‧张畅》记载“杂粽,南土所珍”,这种珍品粽子也用来作为外交绥靖的礼物,南朝宋用来送给鲜卑魏主托跋焘(拓跋焘)。所谓的“杂粽”,实际内容无从知晓,顾名思义当是内含多种山珍海味吧。

内容丰富的粽子,可谓是山珍海味“杂粽”。(台南市观旅局提供)

唐代“如玉”之粽

唐代时,粽子是“名食”榜的一品。《酉阳杂爼》记载:“庾家粽子,白莹如玉”。可能那时上市的粽子商号已经不少,其中“庾家粽子”以“白莹如玉”的卖相胜出,并登名榜。“如玉”之粽反映了唐人用米讲究内在美,视晶莹剔透为上选。唐代诗人元稹形容粽子乃“彩缕(五色线)碧筠(绿竹叶)粽,香秔(粳米)白玉团”,宛然映现唐粽对衬着君子美德:质洁如玉;芳香德馨;才能光彩斑斓。这种绿竹叶粽是今天的人熟悉的粽子典型,也宛似道德高洁的屈原的典型。

九子粽在魏晋就有了,到了唐代变成全民的珍物,上至皇上,下至百姓都很爱九子粽。一年端午,唐玄宗在三殿宴飨群臣,作诗庆端午,特别吟咏宴席上九子粽的新巧:“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温庭筠诗吟:“盘鬭九子糭,瓯擎五云浆。”

而古代的“粽香筒竹嫩”(白居易《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角黍细包金”(杨巨源《谢人送粽》)在唐代依然见得。

宋代 酸甜味粽子

宋代的特色粽是甜酸味的,一是“蜜粽”,一是“杨梅粽”。吃蜜粽就是将粽子沾蜜吃。蜜是不适合高温热食的,所以推想“蜜粽”应该是冰凉的甜夏粽。果然范大成《重午》诗句“蜜粽冰团为谁好”给后人作解。

还有一种果粽,常见粽里包“杨梅”。欧阳修的《端午帖子》说“彩索盘中结,杨梅粽里红”,形色分明。苏东坡的《端午帖子词》也说“时于粽里得杨梅”,可见杨梅粽在宋代很普遍。其实,杨梅粽在南北朝就吃,不过那时是在过年除夜吃的一道食物,到宋代时除夜和端午都吃杨梅粽。[2]

宋人歌曲唱“角黍包金,香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周邦彦《齐天乐‧端午》),可见传统粽子在宋代依然流行。《宋会要集稿》记载,粽子是宋代皇上赐给臣下的端午“节赐”重礼之一,高级官员得赠二百个粽子,次一等的官员可获得一百个。

明代 凉糕粽绿荷包粽

红豆莲藕凉糕。(林秀霞/大纪元)

明代时,延续了传统端午粽之外,特色粽是“凉糕粽”,这是皇上的“节赐”礼物。《明史‧志第二十九礼七(嘉礼一)》记载了“端午日凉糕粽”。

明代开国在南京,包粽子的叶子也有用南方盛产的荷叶,明末诗人陈子升的诗句“粽裹绿荷新”,描写了粽子裹绿荷叶的形象。

清代红枣粽

红枣粽 (Shutterstock)

清代时每到端午节前,府第朱门都以粽子相馈赠,并配上樱桃、桑椹、荸荠、桃、杏及五毒饼、玫瑰饼等礼物。(见《燕京岁时记》)晚清诗人写道:“菜根飞盐花,肥枣满青粽。”那时养生红枣也进了粽子的怀中,成了养生果粽。

端午粽的历史穿越二千多年,各代保有旧时风尚,“角黍包金,香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各朝也多有新的风味。推陈出新不忘传统,更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古代角黍模样的粽子。(Shutterstock)

注释

[1] 南朝梁文学家吴钧《续齐谐记》记载人们以竹筒贮米投水祭祀屈原:“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世人五月五日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荆楚岁时记》曰:夏至节日食粽,周处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棕。楝叶插五丝,系臂,谓为长命缕。

[2] 南北朝徐君茜《共内人夜坐守岁诗》描写守夜吃杨梅粽:“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司马光的《和子渊除夜》:“懒开粽叶觅杨梅”展现宋代除夜吃杨梅粽的风俗。

粽子的文化传统已经传承了二千多年,粽子的外表和内馅也是形形色色:甜粽、咸粽、果粽、杂粽、果仁粽、凉糕粽、养生粽,缤纷多彩。(Shutterstock)
@*#

─点阅【端午节】系列─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李红)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