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斌:外媒问是否结束清零,赵立坚为何卡壳70多秒?

乌鲁木齐11月24日发生的那场火灾,戳破了成千上万中国人忍耐的底线,引爆了一场针对动态清零的 “白色革命”抗议浪潮,波及到几十个城市,有一百多所大学参与其中,其规模之大可谓“六四”以来所未有。

面对大规模的抗议之声,中共的动态清零何去何从自然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11月28日的中共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路透社记者提问:“鉴于人们在广泛表达(对清零政策的)失望和愤怒,中国(中共)是否在考虑结束它?如果是的话,何时结束?”

主持记者会的发言人赵立坚听完问题后,开始低头“翻查文件”,半分钟后才抬起头,但依然没有回答问题,而是假装没听清,让记者重复一下问题,然后他继续低头“翻文件”。

在记者首次提问75秒鈡之后,赵立坚才停止“翻文件”,开始回答问题。他首先说,记者谈到的情况“与事实不符”,然后就开始重复中共官方立场,包括坚持“动态清零”和进行“有关调整”,抗疫有了“党的领导”和“人民的支持”就“一定会成功”云云。

据希望之声电台报道,相关视频(链接)传到海外社交平台上,引来网友嘲讽。有人笑他,“没有稿子真就连话都不会说了。”也有人表示:“他无耻无赖,故意拖延耍弄记者而已。”还有人讥讽:“说不准这是他‘无声的抗议’,不能说也不敢说。”

不过,我倒不认为面对路透社记者的提问,赵立坚之所以卡壳长达70多秒,是因为“没有稿子真就连话都不会说了”,或者“故意拖延耍弄记者而已”,更不可能是“无声的抗议”。

那究竟是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外交部发言人历来都是中共的传声筒,尤其是在重大问题,百分百是在为中南海背书。而动态清零在遭遇了大规模的反对之后究竟何去何从,正是中南海眼下面临的最重要也是最棘手的问题。赵立坚之所以卡壳了70多秒,是因为中南海还没有对这个问题给出明确的对策。既然没有明确的对策,赵立坚在他手中的那本可以被视为“备用答案”的文件里自然找不到。没有中南海给出的标准答案,他敢自说自话吗?当然不敢,于是拖延到最后只好搪塞了事,把之前的官方口径再重复一遍。

华尔街日报11月29日发表的报导“中国的抗议活动使习近平陷入两难”对中南海目前的处境做了分析。报道说,“白纸革命”将习近平推到一个选择的两难境地,要么放松“动态清零”政策,要么加大防疫限制力。而对于中共这样一个注重稳定的政权来说,这两种选择均非良策。

报道认为,如果中共政府以雷霆手段压制抗议者,进一步加强已经颇为严格的中共病毒疫情防控措施,这将给西方跨国公司带来更多的政治压力,而更严格的封控措施也将对工厂生产造成更多的干扰。

然而,如果中共政府屈服于公众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放松防疫措施,结果很可能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社会动荡。抗议成功也可能使学生和劳工活动人士更大胆地要求进行更多的改变。

无论怎样,可以明确的是,中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作者提供/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