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冲击 中国航运 纺织等面临崩溃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4月18日讯】在美国对等关税的冲击下,中国的进口订单暴跌,导致航运出现“空班潮”,广州、深圳等大量厂商面临危机。关税还导致电子产品价格上涨,深圳电子交易市场 “华强北”的商家正积极囤货,来看报导。

目前,美国对共产中国的商品关税高达145%,引发中国到北美货柜运输量急剧下滑,根据货运公司HLS Group数据,截至周三(4月16日),共有80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运船班出现空白或被取消,原因是因为美国高额关税,导致订单骤减。

自关税生效后,上海港口次日开始,就几乎陷入停滞,多批货物被迫滞留港口堆场,发货方或取消订单,或另寻通道。

货运航班被取消的趋势正在增加,并快速扩散至整条太平洋航线。

市场情报公司的一份报告指出, 中国未来三周的货柜预订量将暴跌30%至60%,亚洲其它地区也下降10%至20%。

美国对中共关税的冲击,使部分航运公司进行航线结构性调整,外界认为,这可能将会推动去中国化,引发全球航线战略的重新部署。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教授孙国祥:“高关税政策并非短期措施,而是推动去中(共)化的制度工具,影响长远出口的前景。”

时事评论员秦鹏:“如果高关税长期持续,订单流失可能无法再挽回了,特别是圣诞节和新年等关键的销售,将进一步加剧影响。中美贸易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远超过表面的数据的。”

高额关税还重创共产中国的纺织业、医疗器械、跨境电商等产。有来自中国发柜的成衣货柜报关价值12,398 美元,关税却要缴纳高达21,138美元,是商品价值的2倍。因此导致外销滞销产品大量堆积,企业面临倒闭。

医疗器械厂商经理李女士:“我们现在不只是关税问题,还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

孙国祥:“我们看到成衣跟纺织业利润空间微薄。滞销与转内销的困境,内需疲软,难以承接,以及市场报复性的情绪正在升温。资金跟产业链的压力,也就是流动性紧缩。再加上跨境投资的出走,主要的面向包含中小出口商资金链的崩溃。”

川普关税重击之下,中共党魁连日来访问东南亚国家,试图拉拢、对抗美国。但外界认为,中共注定失败,美国这次已决心重塑经贸结构。

秦鹏:“首先,内需和东南亚市场无法消耗如此巨大的产能,其次,降价销售可能造成企业的亏损,再次,东南亚国家为了避免美国的二级制裁,也同样会继续的限制中国产品进入其供应链。”

孙国祥:“关税效应并非一时的冲击,而是战略性调整的外溢反应。也就是,美国高关税的背后代表的是对中国经济模式主要是,中国的低价大规模出口战略的制度性挑战,这不仅仅是一次经济制裁,更像是一次结构性的筛选。迫使产业转型,供应链重构与地缘经贸的新安排。”

新唐人电视台记者陈悦、常春采访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