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中美关税战会令美国消费品大涨价吗?

美中关税战,会不会影响美国消费品价格?会。但从货物贸易数据看,上涨幅度应是有限的。本文略谈三点。

第一,自2018年中美关税战开打起,中美货物贸易脱钩就在持续进行,美国已有一定的抗关税冲击能力

总体来看,从中国大陆进口商品占美国进口的比重,已经从2017年前后的21%以上下,降至2024年的14%以下。中国已经不再是美国最大贸易伙伴了。

以2024年为例,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根据中方数据(美方数据要低不少)为6882.80亿美元,其中美国从中国进口5246.56亿美元,出口1636.24亿美元,这三者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7%、4.9%、—0.1%。同期,中国总体的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出口增长率、进口增长率分别为3.8%、5.9%、1.1%。两相对比,可以看出中美在渐行渐远。

今年一季度,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1545亿美元,增长2.9%,其中美国从中国进口1156亿美元,增长4.5%,美国对中国出口389亿美元,增长-1.4%。

大家知道,川普去年11月当选之后,就对中共发出了关税战信号;今年1月就职以来,更是大招迭出,美中关税战2.0不可避免。相关美国企业应会抢在关税战2.0爆发前尽可能地囤货;但是,美方从中国的进口,今年一季度增长率只有4.5%,低于(没有关税战威胁的)去年全年的4.9%,说明关税战2.0对美国社会并没有造成恐慌。

国际货物贸易,一般分为三类:消费品、中间品、资本品。

受到欧盟、越南、印度商品进口替代的影响,美国对从中国大陆进口消费品的依赖,已在迅速下降之中。目前,中国和欧盟是美国最大的两个消费品进口贸易伙伴。2024年,欧盟占美国消费品进口贸易额的比重已经上升至26.47%,比中国大陆仅差0.1个百分点。

更重要的是,从这个趋势看,只要中美关系不逆转、中美贸易战持续打下去,美国并非不能消除对中国大陆进口消费品的依赖。

2024年,美国消费品出口和进口贸易额分别为2594亿和8066亿美元,贸易逆差5472亿美元。美国消费品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也是美国进口贸易额最大的三大类消费品,分别为:服装鞋帽、家用电器家具家居用品、医疗用品及药品。

而下图出自大陆的申万宏源宏观2024年中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了美国对中国各商品的依赖度。

可以发现,来自中国的消费品在美国的消费品市场中,并非那么突出。也就是说,美国对中国消费品的总体依赖度并没有许多人想像中的那么高。

第三,美国主要靠自己来生产消费品,3月CPI环比居然为负
也有人认为,2018年美中关税战后,中国大大增加了对美国的间接出口,估计至少在2000亿美元以上。考虑到这点,美国对中国消费品的实际依赖度会有一定的提升。

的确如此。但是,总体来看,2024年,消费品占美国商品进口贸易额的比重在25%左右,大概8000亿美元(其占美国商品出口贸易额的比重在13%左右,大概2800亿美元)。而2024年美国社会零售总金额是8.52万亿美元。由此判断,进口消费品在美国总体消费中的比重并不高,也就10%左右,美国主要还是靠自己来解决消费品的。

需要指出的是,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变动很复杂,涉及太多因素。

就在3月,川普已经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宣布加征关税,理论上说关税应该已经开始影响美国国内物价了。而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3月CPI数据,居然同比上涨只有2.4%,为7个月来最低水平,较前值2.8%明显下降;环比-0.1%,为2024年6月以来首次为负,同时为2020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

固然,有人称此为“暴风雨前的平静”,但这或许也显示了美国经济有着较强的抗关税冲击能力。

再考虑到,川普已经暂停了除中国以外其它经济体的“对等关税”,而且非常可能与它们达成贸易协议,那么国际经济体系可能就要重塑了,中国的经济竞争对手会大增加,这也将较大地抑制中美关税战对美国物价上涨的推动。

结语

本文研判:如果中美贸易硬脱钩,对中国依赖度高而又暂时找不到替代供应地或替代品的消费品种类,短期内价格可能将大幅上涨;但这类商品并不太多,其对美国总体物价水平的冲击,应是有限的、可控的(去年底有人测算,美国消费者价格的整体涨幅在1%—2%之间;不过,鉴于美中关税战2.0远远超过预期,实际整体涨幅应将更高一些)。

因此,如果中美关税战继续升级、持续打下去,在这过程中,如果美国消费品真的大涨价,那应该是有关税之外的原因在同时起作用。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