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城二手房价连跌36个月 二线城市现抛售潮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06日讯】中国经济下滑,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4月,大陆百城二手房已连续下跌36个月,同比下跌7.23%,跌幅扩大。

大陆百城二手房价连跌36个月

中指研究院5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6,764元(人民币,下同),环比上涨0.14%;同比上涨2.50%。100个城市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3,892元,环比下跌0.69%;同比下跌7.23%。

一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36%,二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77%,三四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73%。

从涨跌幅个数来看,4月,100个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均下跌。其中淮安、盐城等19个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跌幅均超1%,其中淮安跌幅最大为1.90%;福州、常州等48个城市跌幅在0.5%~1%之间;重庆(主城区)、广州等17个城市跌幅在0.3%~0.5%之间;西宁、泰州等16个城市环比跌幅均在0.3%以内。

二线城市二手房现抛售潮

在4月统计的百城数据中,没有一个城市的二手房价格呈现涨幅。二手房仍是以“以价换量”为市场主流,部分业主为加速变现,降价幅度达 10%~15%。

博主“伍陆聊房”5月2日的文章表示,2025年楼市政策频出却难挡房价普跌,二线城市现抛售潮。

连北上广深的一线城市,也难逃房价缩水的命运——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月二手房价格环比分别下跌0.48%、0.32%、0.49%和0.21%,连被称为“楼市风向标”的深圳都扛不住了。

与一线城市的“温和下跌”不同,二线城市成了这轮房价调整的重灾区。4月二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0.77%,远超一线城市的0.36%。

作者提到,这种现象背后是惊人的挂牌量压力:南京在3月31日取消限售后,某中介平台单日二手房挂牌量暴增332.5%,单日新增房源超3000套。无锡更夸张,4月15日取消限售后,三天内新增挂牌量突破7000套,创下历史新高。

这种“抛售潮”直接导致市场陷入“以价换量”的恶性循环。上海3月二手房成交量还有2.9万套,到4月骤降至2.2万套;杭州从1.2万套跌至9000套。

近来,中国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部分二手房的成交价已经跌至8年前,很多房主在房屋贷款压力之下不得不忍痛割爱,赔了很多钱。

据《南方都市报》4月15日报导,广州天河公园,越秀区黄花岗、淘金、环市路、建设大马路一带的二手房,曾经的网红板块牛奶厂、珠江新城等小区的二手房价大幅下跌,房价回到2017年、2018年的成交单价。

今年3月,户主赵伟(化名)将自己天河公园的一套房子三年前买的房子出售,亏了近300万元。

越秀区黄花岗一套近80平方米的两房在3月份以300万出头成交。三个多月前,前业主以总价450万元放盘,此后一降再降,最后在买家议价300万元出头,近乎减价三分之一,且成交价略低于当前市场价,卖家仍然接受交易。

分析:关税贸易战将加剧房市恶化

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台湾政治大学财政学系特聘教授黄智聪日前对海外自由亚洲电台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仍需要时间调整,要止稳没那么快。尤其是很多的空屋与烂尾楼,中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好好梳理。

时事评论人士陈破空则表示,中国的经济下行与外贸出口是连动的问题。4月初,美中关税贸易战开打后,导致很多中国工厂关闭、订单减少、商品积压,造成中国经济下滑、企业发不出工资、员工失业。这些加总起来,对房地产都是不利的因素。

陈破空指,中共官方数据新屋买气增加不太可信,但二手房价格下跌应是真实状况。实际上,中国的房地产早就陷入寒冬季节。在关税战贸易战的阴影下,只会每况愈下,不可能好转。不管是调整房价或是放开房价,都救不了中国的房地产。

陈破空表示,中国过去40年缺少内需市场,靠的是房地产拉动经济。而房地产是中国民众保值的手段之一,现在房市下跌、交易清淡,有些地方甚至跌成白菜价,对中产阶级是严重的打击。

“这一切在宏观经济是连动的,没有哪个部分可以独立存在或看待。所以贸易战和关税战只会加剧中国房地产进一步的垮塌,不可能有复苏的迹象。”陈破空说。

(记者李恩真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李泉)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