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喘不过气 恐重度主动脉瓣膜狭窄可能猝死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12日讯】48岁妇人近期胸闷喘不过气,好几次险昏倒,竟是重度主动脉瓣膜狭窄,随时可能猝死。医师提醒,若不到70岁就有此症状,多是先天因素,有胸闷、喘不过气、近似昏厥者快就医。

主动脉瓣由三片瓣叶构成,心脏收缩时开启,放松时闭合,防止血液回流。台北慈济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医师杨凯文今天透过新闻稿说明,若瓣膜退化因肥厚、钙化无法正常开合,因此影响全身血流,即为“主动脉瓣狭窄”。

杨凯文指出,一般而言,重度主动脉瓣膜狭窄多见于70岁以上病人,若尚未50岁就发生严重钙化与狭窄者,多是先天性双瓣的主动脉瓣者,通常在年轻时无明显症状,随年龄增长,约在40至50岁间可能出现严重的瓣膜疾病或主动脉瘤。国外统计显示,约有40%到60%的双瓣主动脉瓣患者会出现主动脉瘤或主动脉扩大情形。

他举例如48岁陈姓妇人6个月前就出现活动时胸闷喘不过气的症状,甚至数度因接近昏倒被送医,却一直未将不适放在心上。直到今年3月,个案因不适至邻近医院检查心脏超音波,才发现罹患重度主动脉瓣膜狭窄,随时可能猝死

经心导管与电脑断层进行术前评估,杨凯文表示,这名个案不仅主动脉瓣膜钙化严重,主动脉也已有近5公分的动脉瘤,未来可能有破裂风险,此外,她的主动脉瓣更是天生只有2片(正常为3片)。与病患讨论后,采用微创仅6公分的开胸方式,更换人工主动脉瓣膜与人工血管,减少出血疼痛,术后1天,个案即转入普通病房,加速术后复原。

杨凯文提醒,目前重度主动脉瓣膜狭窄患者,唯一治疗方式就是开刀置换主动脉瓣,无法仅靠药物控制,建议有家族病史者或有活动性胸闷、喘不过气、近似昏厥经验者,应及早至心脏科接受评估,以免延误治疗,错失最佳黄金手术时机。

(转自中央社/责任编辑:卢勇信)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