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5年05月16日讯】美中贸易战导致中国外贸陷入困境,5月15日,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强再次推动所谓的“国内大循环”。有评论认为,中共所谓的“内循环”措施,解决不了目前的经济困境。
5月15日,中共国务院举行“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中共总理李强在会上宣称,要把握当前经济形势,把发展战略立足点放在做强国内大循环上。
他又提到,要夯实国内大循环的基础,要帮扶外贸企业,千方百计稳就业,扩大投资,支持地方发展。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问题是中国目前的经济政策、经济体制和目前的经济状态,使这个内循环根本就是无法循环起来,无法用内循环来带动外循环,现在整个中国经济是严重失衡的,所以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靠出口,这就造成了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造成一个巨大的冲击,所以全世界都非常的反感。”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教授孙国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到今天为止,即便内需贡献率持续上升,外贸仍占经济重要比重,完全依靠国内循环来替代外贸,其实是一个不现实的途径。其次是国内大循环能否牵引国际循环,就涉及到中国市场规模的吸引力。”
中共官媒称,这次会议可谓是“阵容强大”,由中共政治局常委、副总理丁薛祥主持,另外还有两名副总理张国清、刘国中等重量级官员出席。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DAVY J.Wong):“真正要解决问题的话,非常困难,第一个内循环,理论上需要强大内需跟创新的产业链。目前中国的一个普通居民,他的社会保障比较低,老百姓最大的消费可能就是解决养老、生存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还有居住问题,都是一些生活必须的问题,都解决得非常吃力,所以没有太多多余的钱去进行消费。”
事实上,中共所谓的“国际国内大循环”,从2020年一直喊到现在,目前整个中国经济大盘动摇,“国际大循环”失败,“国内大循环”也未见成效。
王赫:“这里面就是说,整个中国经济的内部严重失衡,和整个中国经济的体制性问题,结构性问题,已经病入膏肓,积重难返。那么就目前整个中共它是什么呢?头疼医疼,脚疼医脚。这个问题它不想根本去解决,它实际上它也解决不了,它只是说把这个问题一直压着,一直往后推,它内循环都是一句空话,废话。”
孙国祥:“如果战略失效,可能产生的潜在后果包括,一经济层面连锁反应,换言之,通缩可能会出现螺旋深化。然后包含的是金融系统出现风险,来自于房地产债务比重达到GDP的50%,如果销售面积持续下滑,就会引发地方债务违约潮跟银行坏帐,当然还包含一些跨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在降低。”
目前美国将“对等关税”以及此后加征的惩罚性关税,从125%暂时调降至10%。但此前加征的部分关税依然保留。
黄大卫:“就中国制造业大部分来说,都是一些以出口为主的,中国国内的消费要求并不高,很多的产业链都是为全球供应链服务的。所以要用内部来代替外部的话,基本上就是整个产业结构就作废了。”
王赫:“它的一些政策措施都是一些短期性的,临时性的来刺激消费,来想维持经济增长率。而在中长期的整个中国经济的结构性改革,体制性障碍,像这些它都没有什么动作。这也使目前这一整套经济措施在推动内循环方面,发挥不了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专家们认为,中共所谓的“内循环”只是一种政治宣传和口号,无法改变困局。
编辑/孟心琪 采访/易如/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