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中央社记者杨淑闵台北七日电)因应物价波动,立法院三读通过行政院可机动调整小麦等营业税。末端通路的量贩业者多表肯定,不过业者指出,须大盘商将调降税率减少的成本反映在售价上,且降幅减缓的成本压力要大过国际原物料涨幅所造成的压力,才能暂时缓和物价上涨的速度。 因应国际大宗物资价格不断上涨,为调节物价,立法院院会今天在朝野党团协商获共识情况下,三读通过加值型及非加值型营业税法增订第九条之一。
行政院最快下周就可依法因应经济特殊状况变化,机动调整进口小麦、大麦、玉米或黄豆应征的营业税,降低物价波动造成国内经济冲击。 主要量贩业者多肯定此作为,但被问及能否借此缓和已涨的物价?业者多难以确定。业者坦言,末端零售价能否因此调降,需要看大盘商会否将调降的税率反映在售价上,才有帮助,并有业者说,最多是缓和涨价速度。
分析立院通过上述税制能否彰显成效?大润发经理林韦彤指出,有三个面向要思考。首先需要大盘商将调降税率所减轻的成本反映在供货的售价上,如此以价格取胜的量贩,自然也乐得推出便宜价格,以提高售价上的竞争力。 其次是每调降一次,或可延长下一次涨价时间的间隔。第三,若要期望借此税制修订调降零售价,则每次调降税率所减低的成本压力,必须大过国际原物料涨幅所造成的成本压力,才有可能因此降低零售价。
量贩业者多肯定立院三读通过上述税制修订良意,不过就业者所知,只要国际原物料涨势已成未来不可能逆转的事实,一旦税率调降,并已降到零之后,此策略也不会再发挥任何效应。970307
本文网址: https://cn.ntdtv.com/gb/2008/03/07/a115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