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记者韦枢台北九日电)根据经济部统计处资料及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 ITIS计划估计, 2007年台湾食品工业(含食品及饮料)产值约新台币 4591亿元,较 2006年成长 6.30%。成长幅度较大分项包括制茶业、食用油脂制造业、饲料配制业、制粉业、碾谷业等,产值年成长率逾10%,主要原因仍与国际原物料价格上涨有关。 食品所 ITIS 计划 (经济部技术处产业技术知识服务计划)分析师陈丽婷分析, 2007年产值高成长的分项产业多属初级加工产业,在长时间国际原物料价格上扬下,带动整年相关产业产值的提升。
以饲料为例,2007年饲料产量与 2006年相当,但产值却增加 16.91%,主因是产品单价提升;但由于进口原料成本仍在持续提升,食品业者更盼稳定调控国际原料供应来源,掌握营运效率。 在各分项产业中,产值成长率排名第一(40.97%)的是制茶业,达 34 亿 4300 万元,除产品单价上扬带动产值成长外,产量增加也是产值大幅成长的关键;以精致茶为例,2007 年精致茶产量估计 6568公吨,产量较2006年成长 7.29%。
在进出口值方面,2007年台湾食品饮料进口值估计约 1054 亿元,较 2006年略减 0.46%。2007 年主要进口品项为冷冻食品、酒精性饮料及乳制品等三项,进口值分别为 188 亿 8600 元、133 亿 1600 万元、91 亿5900 万元,占整体进口值比重的 17.91%、12.63% 及8.69%。 进口产品中,动植物油脂、碾制品、咖啡及代用品、非酒精性饮料、调味品及茶等六项进口值增加幅度超过10%以上。动植物油脂进口量减少5.53%,碾制品减少2.38%,茶减少3.57%。糖及糖蜜、糖果及巧克力、罐头食品及腌渍食品等进口值减少比率超过10%以上。
2007年食品饮料出口值估计约 481亿元,较2006年减少 8.78%;主要出口品项以冷冻食品为主,达 304亿元,占整体出口值比重的 63.17%,其次则为非酒精性饮料28亿3800万元,占5.90%,以及调味品26亿7400万元,占5.56%等。 虽然 2007 年分项产品的出口变化,以酒精性饮料、乳制品及糖果及巧克力等项目出口减少幅度最大,但因冷冻食品占整体出口比率大,2007年冷冻食品出口值持续减少 (-13.56%)仍是直接影响台湾整体食品饮料整体出口值减少的关键。
展望2008年,2007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已预期未来十年国际大宗谷物价格上涨的压力无法缓和,加上2008年年初中国大陆雪灾对全球谷物供应量的影响,2008年食品原物料价格上涨的压力持续存在,预计2008年台湾整体食品业产值将成长至4786亿元,较2007年成长4.24%。97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