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年成立特区概念来自台湾和香港

(中央社记者张谦香港七日电)前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透露,当年中共方面决定在广东汕头等地建立经济特区,其动力源自台湾的加工出口区,以及香港和新加坡推行自由经济所获得的成就。

“南方日报”为庆祝中国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近日专访了当年一手致力建立经济特区的吴南生,今天刊登了专访内容。

  据称,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前期,吴南生曾担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还兼任过深圳市委第一书记、广东省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是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和创办经济特区的重要领导者和见证人。

  吴南生在专访中说,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会议。

  吴南生说,在开放改革前,中共元老叶剑英曾多次焦虑地对他说,“南生啊,我们家乡(潮州)实在是太穷啊,你们有什么办法没有?快想想办法,把经济搞上去啊!”

  为此,吴南生征求过各界人士的意见,也和从海外、香港、澳门回来的朋友交谈,寻找改革开放的方案。

吴南生表示,有一位朋友对他说,“你敢不敢办像台湾那样的加工出口区?敢不敢办像自由港这一类的东西?如果敢办,那最快了。”

这位朋友还说,“你看新加坡、香港……他们的经济是怎样发展的!”

吴南生表示,听朋友这么一说,他恍然大悟。其后,他向广东省委发出电报,提出在汕头划出一块地方,彻底开放,利用外资发展经济,要打破计划经济的旧框框,把市场经济引进来,以扭转汕头地区经济落后、民众生活困难的局面。

  稍后,他向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报告了有关建议。

他向习仲勋说,“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我提议广东先走一步。我是喜欢下象棋的人,懂得先走一步,叫做‘先手’,就先掌握主动权。”

吴南生表示,习仲勋当时表态,“要搞,全省都搞。”之后,他们起草意见并带到北京的中央工作会议。

在会议上,习仲勋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在四个现代化中先走一步。他并代表省委正式向中央提出广东要求创办贸易合作区的建议。

  据报导,当时邓小平十分赞同有关设想,而他听说“先走一步”的地方名称还定不下来时就说,“就叫特区嘛,陕甘宁就是特区”。

  其后,中央工作会议讨论了这一重大问题,并同意了广东省和福建省的要求,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等地试办,并定名为“出口特区”。

  不过,吴南生提出将“出口特区”改用“经济特区”,认为这个名称的意义更确切,因为办特区的目的,绝不是像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加工出口区那样,单纯为了解决就业和外汇收入问题,还要办农业、科研、商贸、旅游、住宅、文化等事业。970407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