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110):中国粮食自给自足的迷思

姜:奥运火炬在境外传递受阻,让中共面子挂不住。在国际压力下,是履行承诺,把北京奥运办成一个尊重人权,真正成功的奥运;还是继续屠杀,与自由世界为武?在这两者之间,不幸的是中共选择了后者。火炬在法国五次被息,那么,在中国就拿法国店“家乐福”开刀;而媒体就抓住CNN 的右派言论杀一儆百。听说还要在美国举行大规模的抗议活动。然而大家有没有想过,美国媒体是务实的,CNN一些著名的美国保守派主持人,虽然在媒体界并不多见,一些言论,对移民也非常不友好,但却相当有人气,主要是他代表了部分美国主流的真实想法。如果说中国强大了,是否更应该有自信和包容,更能接受不同的声音,更能受到人们的尊重。如果选择鼓动民族主义与自由世界为武的方式来展现所谓的崛起,那和当年的纳粹有什么区别?饱受极端主义恐怖威胁的美国人又会如何看待我们?民族主义是双刃剑,刺到别人也会杀伤自己。在中国大陆,“爱国愤青”们正在酝酿5.1抵制法资家乐福的大规模的行动。网上一片煽风点火的叫骂,唯恐天下不乱也是大有人在。到时,对现实不满的宣泄,恐怕大于爱国热情。也有人幸灾乐祸,等着看这点火的人如何救火。香港时事评论员林和立星期五在香港苹果日报发表评论表示,此次由中共发动的“向西方说不”运动的主因是胡锦涛与几位团派大员因处理藏独问题不力而备受党内外批评,当权派不得不借助民族主义的幌子来转移视线与进一步巩固“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的威信。林和立表示,挥舞民族主义双刃剑等同铤而走险,最终受害者可能是中国本来已十分脆弱的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不管这场闹剧如何收场?大家还是要吃饱饭。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还是先关心一下自己的温饱。

=======
焦点话题:中国粮食自给自足的迷思
=======

姜:大米价格在4月17号首度突破每吨1000美元大关,加剧了原本已限制出口的中国、越南、柬埔寨、埃及等国的紧张局面。中共农业部坦言,2008年中国的粮食形势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日前到河北考查农业生产的中共总理温家宝则表示,中国的粮食储备充裕,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粮食问题;与此同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却指出地方粮食储备存在虚报现象。近几个月来中国吊诡的天气,先是南方的暴风雪,再是北方的干旱,已使各界相当关注中国能否平稳的度过米价风暴,究竟会不会出现粮荒?

记者:全球米库存量陷入30年来的最低点,已引发海地、孟加拉和象牙海岸等国上个月爆发动乱。即将出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13号在华府呼应了温家宝:“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谈话,信誓旦旦中国粮食自给自足,不会出现粮荒。

据‘华尔街日报’分析,米价上涨的主因有两个,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印度等国的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受到澳大利亚旱灾和越南爆发虫灾的影响。

另据‘新京报’报导,中国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最新统计显示,截至今年4月10号,中国耕地受旱面积达到2亿5千9百万亩,北部地区遭受5年来最大旱情,对粮食生产构成严重的威胁。

稍早前,经历过暴风雪天气的广东省已传出缺粮情况,有6成粮食要从外地调派。广东省农业厅相关人士透露,广东省粮食自给率不足40%,年缺口达到2400万吨。

时政经济评论员草庵居士说,综使今年没有天灾等因素影响,根据中共官方过往的统计,中国的粮食从来没有自给自足。

草庵居士:“中国粮食从中共建政以来,从来没有一年是自给自足,这是中共自己有资料纪录的,相反在30年代,中国的粮食是自给自足的。”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吴惠林,对中国逐年减少的耕地面积以及环境资源,提出了几点质疑:“在我们看,如果按照一般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应该也不例外,很多农田也变成了工业用地了,那今天是不是它的粮食真的能再增产,或生产力会提升,那他们的供给能不能够维持他们的消费,值得去考虑。今天已经发生了全球粮荒,现在石油价格都往上飙,为了能源,玉米也拿去造石油,这样之后,粮食产量应该是会减少的。中国是不是能自给自足,还是值得大家去怀疑的 。”

据统计,1996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9.51亿亩,而到2005年仅拥有18.3亿亩,不到10年就减少了超过1亿亩的耕地面积。广东省的人均耕地面积更是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定的0.8亩的警戒线,只有0.4亩。

最新一期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指出,中国每年约生产1亿2千8百万吨的大米,约占全球产量的3成,却只有130万吨的出口。报导并表示,按照目前的情势,中国在未来一年将可能转成完全的大米进口国。

中国的粮食储备也是令人忧心的一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3月12号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的文章写道:“有人向我反映,国家粮库存在虚报现象,至少有两个地方粮库是空的。”“下面到底存了多少粮食,建议国家好好查一查!”

袁隆平说,由于国家对粮库有补贴,所以虚报后可以冒领这部分补贴,另外,空的粮库还可以转作他用,用以谋利。

过去,黑龙江省富锦市粮仓就曾4次虚报数字,获取补贴款339万,以及农业发展银行贷款3967万元人民币。

美国费城爵硕大学商学院谢田:“中共现在粮食储备,从袁隆平教授提出来看,有些粮库抽查情况来看,中国粮食储备也有这个问题。储备的粮食已经被卖掉了,粮仓库用作其它用途,仍虚报给国家来换得补贴,但实际上已没有粮食了。”

近年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屡创新高,草庵居士认为,中国政府如果不尽早正视粮食问题,将带来巨大影响。

草庵居士:“这个冲击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是非常大的,中国粮食上涨,就会非常加剧整个中国的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对中国百姓最基本的生活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会引起中国民众的恐慌和崩溃。”

目前全球粮食储备仅够维持53天,中国的粮食储备量缺乏透明度,没有人知道温家宝所说的自给自足将有多长的蜜月期。

新唐人记者 唐宇 周平 综合报导

姜:感谢本台中国新闻组记者唐宇、周平为您做的综合报道。中共总理的一句话,老百姓手中有没有粮,心中都不带慌的!这就是政府掌控媒体的优势。但在相对开放的香港情况就不同了,政府所能操控的部分有限,广告之后,我们一起看一下香港的情况。

=========
港台扫描:国际粮油价格高涨 港人受波及捱贵米
=========

姜:全球米粮食品价格飙升,使得食品供应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的香港直接受到正面冲击。其中港人的主食稻米价格更创下历史的新高,据美国农业部在9日发表的4 月份全球市场以及贸易报告中表示,作为国际稻米价格指标的泰国稻米出口价格,自3月以来大涨了356美元,每公吨高达855美元。九成食米由泰国进口的香港,更一度出现抢米潮。

记者:针对过去一段时间部分市民在食米即将大幅加价的消息刺激下出现的抢米潮,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马时亨4月8日与香港主要入口米商及超级市场代表会面,商讨泰国米进口价格上升的问题。他会后表示,已经与泰国驻港总领事联络,了解到泰国稻米生产和出口没有问题,并得到泰国方面承诺有足够食米供应香港,呼吁市民毋须恐慌。

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马时亨:在他看来价格应该会平缓下来,他也向我保证,香港的供应绝对没有问题,因为第一是我们的数量很少,加上他们暂时完全没有计划实行配额制。

有50年进口食米经验的商行总经理李广林表示,香港有足够的大米储藏,暂时不会出现短缺,但未来两、三个月有加价压力,累计加幅将达到三成。

香港食品进口商李广林:我们通常不会一下加几成,因为还有旧货调节,所以会百分之五、百分之十陆续加上去,看行情变动。

李广林指出,近年来国际米价持续上升的原因,是一些主要的稻米生产国受到自然灾害导致收成欠佳,加上人为因素影响,米价由过去的760美金一吨上升到近期的一千多元美金。他以首要产米国泰国为例,指泰国的储米量降到30年来的新低点,因此出现囤积的现象。
香港食品进口商李广林:那些农民就积谷不肯卖,等价钱再高些再卖,而那些米商也希望拉高价钱不卖,有部分甚至囤积,待价而沽。

虽然泰国当局向港府承诺有充足食米供港,但是李广林批评价格不断上涨,业内经营困难。
香港食品进口商李广林:泰国供应是没问题,你要多少都有货,但是要给多些钱,多给钱如八百元、一千元、一千二、一千四、一千六,这样加上去,给太多我们付不起,而且贵一倍的东西,我们卖不卖得出去都成问题,所以我们现在业界都觉得价格愈高愈难经营,你做还是不做呢?

此外,香港消费者委员会上星期二公布对三大超级市场货品价格的调查,发现粮油食品类售价过去一年升了15%,其中食油升了16.3%,袋装米升了12.7%,而近日更有个别食米品牌涨价超过五成。李广林表示,物价飙升是能源紧缺引发的连锁反应。

香港食品进口商李广林:而石油涨价,就用粟米来做再生能源,做汽油代用品。粟米少了,饲料也少了。饲料少了,猪和鸡就减少,没得吃了,就减少生产了。其它的粮食、其它谷物如小麦也贵了。

对于食品价格不断的高涨,许多市民都表示生活更加困难。

市民杜太:真的辛苦了很多,很多人都说支出大了很多,在粮油和食品方面,衣食住行在民生方面是很重要的,在香港居住来讲已经很贵了,现在连很基本的食物都很贵了,政府可能要做一些措施。跟一些商人开会去谈一下,希望大家都拿良心出来做事。
市民梁先生:以前三四块钱一斤菜,现在没有了,样样都贵了一半左右。

姜:为了稳定米价,港府计划引入更多的大陆米,希望港人能换换口胃。不过,大陆米也来之不易,为了配合大陆当局所谓稳定市场供应及价格的新措施,规定香港进口米商要向当局登记,才能进口。价钱虽说比较便宜,却也没有保证。

香港工贸署副署长魏永捷:而内地的管制措施就是,内地的出口商要出口米给香港的时候,进口商必须在我们的登记名册上才能拿到有关的批文。粮食和制品包括米和面粉,我们在内地出口的安排,基本上已经讲的很清楚,就是出口给香港的大米和受管制的面粉不得转口。

港府表示,在登记的措施下,不能保证进口商可以以理想的价格从大陆进口所需要的大米。

日前到河南寻求食米货源后刚回到香港的食品进口商李广林透露,目前大陆部分省份也面临食米不足的情况。

香港食品进口商李广林:广东就不够了,广东不够米,过去江西都有米,但是现在有霜雪都受到影响。

姜:米价高涨不仅影响市民的日常开支,目前已开始影响部分的经济活动。近日,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表示,由于食物材料成本价格上升及业主加租,预计未来3个月香港将有200至300间餐馆结业。另一方面,虽然港府鼓励米商进口更多的大陆米,据说也获大陆保证有充足供应,但是大陆粮食短绌已是长期的隐忧,所谓保证未必能兑现。在加风涌现下,如何稳定民心,将是港府面对的新课题。好了,感谢香港记者林秀宜的报道,接下来请看一周大事件。

==========
本周大事件
==========

神韵晚会全球巡演接近尾声
两支神韵艺术团,星期六,分别结束了在奥克兰和慕尼黑上演的北美以外的最后两场神韵晚会,返回北美。应部分北美地区的邀请,神韵纽约艺术团,将从4月21日 星期一开始,在夏威夷和美加西岸城市西雅图,温哥华,以及卡尔加里、爱德懞顿上演十四场神韵晚会。而神韵巡回艺术团将从4月26日星期六开始,在美国中部 的堪萨斯、圣路易斯、克里伕兰三个城市和阿拉巴马州的亨特维尔市上演六场神韵晚会。整个的巡回演出将于5月7日全部落下帷幕。
——————
中共勒令北京所有建筑工地奥运前停工
中共当局下令,将在奥运会开幕式前,从7月20日起,北京所有建筑工地停工三周,以减少奥运期间的空气污染。当局还勒令19家企业将废气排放量削减30%。 日前,包括世界马拉松纪录的保持者海尔-格布雷塞拉西在内,已有多名长跑选手,由于担心北京的空气质量,决定不参加京奥比赛或延后抵京。
——————
多国政要运动员宣布不参加奥运开幕式
上周波兰总统卡钦斯基,捷克总理总理米雷克‧托波拉内克,上一届奥运柔道金牌得主,德国的伊弗‥布尼施(Yvonne Boenisch)均表示不参加北京奥运的开幕式。比利时弗拉芒议会体育与文化部长也表示该议会成员都不会参加。
——————
教皇访美 吁以道德为基础建立公正社会
罗马教皇十五号抵达美国进行为期六天的访问,美国总统布什前往安德鲁斯空军基地迎接。这次布什总统第一次到机场欢迎到访的贵宾。此次访问行程包括在联合国演 讲、主持大型弥撒及会见其它宗教的领袖们。十六号教皇在白宫与布什总统会晤时,发表讲话敦促美国人民及其领导人把他们的政治和社会决策建立在道德原则的基 础之上,创造一个更为公正的社会。
——————
韩国总统李明博首度访美
韩国总统李明博(Lee Myung-bak)星期二抵达美国,展开对美为期五天的访问。这也是李明博上任后的首次外交出访行程。李明博在纽约举行的韩裔美国人集会上说:“如果朝 鲜放弃核武设施,就不会让国家处在危险的边缘,反而会更安全。韩国也会帮助朝鲜达到经济独立的目标。”他并会晤了美国官员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李明博还呼吁首尔和华盛顿能共同运作“和平繁荣共同策略”,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强化“美韩策略联盟”在朝鲜半岛上的作用。
——————
七国财长聚会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十二号举行。主要议题包括当前的经济困境、美国的经济放缓,以及信贷危机等问题。美国联邦贮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美国财长保 尔森等人参加了会谈。会议召开之前,七大工业国(G7)财政部长与中央银行行长们,于11号针对近来影响世界经济的信贷危机进行了磋商,对美国的经济做出 “更负面"的评价。由于美国次级房贷已经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因此,他们在会后发表的一项声明中指出,应该尽快通过增进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组织透明度 以及强化规范者的相关回应等措施,来恢复市场稳定。
——————
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被起诉
经过四个月的调查,负责调查三星集团行贿案件的韩国特别检察官星期四宣布,将以涉嫌逃税及违反证券法等罪名,对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和其他9名集团高层人士, 以不拘捕的形式起诉。去年,三星集团前法务高层主管曾指控集团部分管理高层藏匿资金,并以超过2亿美元的基金贿赂检控人员、法官以及政府公务人员。当时的 韩国总统随即下令调查。三星公司和李健熙至今否认有任何不当行为。
——————
李连杰斯琴高娃夺香港金像奖影帝影后
第二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4月13日晚举行,由陈可辛导演的电影‘投名状’成为大赢家,囊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摄影等8个奖项。李连杰以主演‘投名状’,获最佳男主角奖;斯琴高娃以主演‘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获最佳女主角奖。刘德华以‘门徒’获最佳男配角奖;邵音音以‘野良犬’,获最佳女配角奖。已故艺人沈殿霞(肥肥)获颁专业精神奖.
——————
伦敦马拉松赛 肯尼亚莱尔创纪录
在伦敦马拉松比赛上,肯尼亚人莱尔以2小时05分15秒的今年世界第二好成绩成功卫冕男子组冠军,并创造了伦敦马拉松赛的赛会纪录。36岁的德国老将米基坚 科( Mikitenko Irina)以2小时24分14秒获得女子组冠军。伦敦马拉松是世界四大马拉松赛之一,每年4月举行。2008年的伦敦马拉松赛共有3万多人参赛。
——————
意大利选举贝卢斯科尼重掌执政
意大利前总理,同时也是保守党派的领袖贝卢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十四号确定赢得国会参、众两院的选举,并取得继1994和2001年之后第三次的执政权,贝卢斯科尼表示,意大利南部大城拿坡里地 区的垃圾问题及国营意大利航空公司的前途将是新政府要优先处理的事项。他已承诺要削减债务、减税以及开放经济,并且要解决日益严重的犯罪问题。

========
焦点话题:台陆委会副主委专访:面对现实 降低风险
=========

姜:欢迎您继续收看新闻周刊。由中华民国侨委会主导,行政院陆委会副主委童振源,于4月14日,16日和17 日分别在美国的芝加哥、华府和纽约举办了三场巡回演讲,主题为:“中国大陆的变迁与风险vs台湾的转型与契机”。演讲中,他以大量的数据说明,中国的经济发展之快速是个现实,但这种发展是以投资带动下的发展,生产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由此而带来的市场泡沫化危机不可避免。他并认为,台湾在未来的两岸发展中,仍然要走本土路线,要“面对现实,降低风险”。针对大家目前所关心的两岸话题,新闻周刊节目于4月14 日,在芝加哥专访了童振源副主委。下面请看本台记者杨晓玫为你做的专访报道。

记者:如何在不损害中华民国主权的情况下,发展两岸的经贸往来,长期以来是台湾朝野争论的主要话题。副总统当选人萧万长在正式就职前,就以民间身份赴博鳌,会见中共国家主席胡锦涛。这一切都让人觉得,在两岸经贸交往中,台湾显得更加主动和迫切。

童振源:“……”

去年1-11月,两岸的贸易金额已高达926。7亿美元,去年台湾赴中国大陆投资金额为99。7亿美元,占对外投资比重的60。7%。凸现了台湾经济对大陆市场的依赖。但同时,中共方面,不仅对台部署了上千枚的飞弹,而且在8年间,花费77亿美元,挖走了9个台湾的邦交国。在这种情况下,两岸和平谈判,台湾方面的筹码又是什么?

童振源:“……”

那么,在中共对媒体的严密封锁下,如何才能让大陆民众了解到台湾的民主?

童振源:“……”

面对大陆经济泡沫化的严重危机,以及能源、环保的困窘和日趋严重的群体抗争事件,一旦大陆在经济和政治上发生变化,台湾又将如何面对?

童振源:“……”

记者:在两岸未来的交往中,除了由于大陆内部政治、社会、环境等与经济发展不能同步,所引发的越来越严重的危机之外,两岸经济文化等民间交流的最大障碍是对中华民国存在的现实的认同。据童振源表示,在2007年1月,民进党政府几乎谈成了目前要谈的三项议题,包括开放观光、常态化的客运宝鸡和常态化的货运包机。但是,大陆方面在最后的文本中,使用了“……大陆居民到中国台湾地区去旅游,……”这样的措辞,使得台湾方面无法接受这种被矮化的做法,认为中共是借经济议题进行政治操控。因此使得这几项谈判中途夭折。童振源认为,如果中共不能面对中华民国存在这个事实,在政治上设下框框,这恐怕是两岸未来交往最大的障碍。

童振源:“……”

姜:十分感谢童振源副主委接受新闻周刊的专访。在中华民国执政党轮替之际,两岸未来的走向是大家关心的话题。马英九就职后,两岸情势会好转,还是会更加严峻?本台都将为您做持续的报道。今天的周刊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