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记者陈清芳台北22日电)日前传出一名受虐儿因未完成死亡认定,无法捐器官给另一名垂死幼儿,最后两个孩子都夭折的事件,小儿科医界深感遗憾,展开小儿脑死判定准则研究计划,希望避免憾事再度发生。
国泰医院汐止分院院长、小儿神经科医师洪焜隆今天在小儿科医学会发表论文指出,小孩仍在发育阶段,对缺氧耐受力比较大,少数幼儿长时间昏迷仍有可能恢复,所以,小儿脑死判定的争议大,国内脑死判定准则仅适用三岁以上的小儿,三岁以下则要专案申请核准。
他说,脑死判定需要具备自主呼吸、神经反射等测试要件,要件不齐全就无法宣布脑死,且就法律观点而言,脑死判定准则主要做为器官移植判定死亡的需要,并不能做为中止维生系统的依据,对于争议性大的案件,最后的死亡认定,仍需要检察官认定。
三年前的“邱小妹”医疗人球事件,邱小妹受虐致使脑死,家属签下器官捐赠同意书,检察官也接受医院的脑死判定,让邱小妹的器官遗爱人间,救活另一位同姓的邱小妹;日前却是三岁男童遭保母凌虐疑致脑死,值班检察官不认可脑死判定,器官移植医疗团队半途而返,等不到捐心的幼儿最后病故。
对儿科医师来说,小儿的器官捐赠来源比成人更稀少,最近小儿神经医学会正展开全国性的研究计划,针对15岁以下小儿符合脑死判定的个案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一岁以下的小儿则参考美国,希望未来国内的医师能熟悉先决要件及流程,也供法律界讨论,为器官衰竭垂死幼儿争取一线生机。
本文网址: https://cn.ntdtv.com/gb/2008/11/22/a225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