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烧话题:工作分摊制能否降低失业率

【新唐人2009年2月10日讯】(中央社记者杨明珠东京9日专电)日本的就业情况急速恶化,现有270万人失业,财经界和地方政府开始出现应实施“工作分摊(work sharing)制”的声浪,因为这制度在欧洲曾奏效,降低了失业率

工作分摊制基本上就是每个人减少工时,相对地减薪,让更多人保住工作,也就是基于共体时艰、共生的理念。这项制度是否可行,很可能成为今年日本工会“春斗”的课题之一。

日本第三大汽车厂日产汽车公司今天宣布明年3 月以前全球员工将裁员2万人,而且正考虑与工会商量是否实施工作分摊制。

今年1月6日,日本经济团体连合会的会长御手洗富士夫在三大经济团体(经团连、日本商工会议所、经济同友会)的新春记者会上说,“类似工作分摊制的想法也是一个选项”。

日本福冈县长麻生渡在1月5日的新春记者会上也表示,许多中小企业老板都已主动减薪,尽量不裁员,大企业应积极考虑采行工作分摊制。

此制度是调整聘雇机会、工时、工资这三大要素的搭配。大致上可分为“创造就业型”与“紧急避难型”。

前者是允许正职员工减少工时,以增加就业机会。后者是,减少每位劳工的工时及工资,共享一定的就业机会。在当前全球不景气的情况下,这次日本的财经界及地方政府所提议的属于后者。

在欧美,1970年代开始陆续实施工作分摊制。英国于1977年为了增加失业者的就业机会,实施优退制度。1979以短期劳工为对象,实施工时缩短保障制度。

荷兰于1982年,劳资双方达成“威森纳尔协议(Wassenaar Arrangement)”。工会方面尽量抑制工资的上涨,劳方以缩短工时措施不裁员,政府则实施减税。劳工结构转型之后,减低了失业率

“紧急避难型”的最典型的例子首推德国的福斯(VW)汽车公司。该公司原本要从10万名以上的员工当中裁员3万名,但1993年与工会交涉成功,将一周36小时的规定工时,减至28.8小时,连带减资,但3万人免于被裁员。

在法国,公元2000年,法定工时39小时缩短为35小时,原本超过12%的失业率,一度降至8%。

日本的日野汽车公司也曾实施过工作分摊制。该公司1999年针对55岁以上的300名员工,实施每天工时由8小时减为7小时、年收入减一成的措施。

但是,“日本劳动组合总连合会”(全国工会)方面认为,工作分摊制度的定义未明,难保让有些企业借机减薪,导致劳工权益受损。尤其是日本人不像欧美人,对于劳动时间的观念不是很明确。有些日本员工仿佛“工蜂”,拼命地免费为公司加班。

另一方面,有些老板对于员工人头多,要负担劳保、健保等费用,也不愿实施工作分摊制。也是日本佳能(Canon)公司董事长的御手洗被问到佳能是否实施该制度时,他不愿表态。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