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隐:公平更是硬道理

“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是个硬道理。”

你听过这句民谣吗?虽然不如赞美诗那样悦耳中听,也似乎有亵渎伟人名言之嫌,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反映了当今中国在发展经济中所面临的现实状况。

这些年来,中国的经济的确得到了长足发展,GDP已经让一些人骄傲得忘乎所以。这里,且不说中国人口众多,即使GDP排名世界前列,若按人口平均却仍然少得可怜(据说中国的GDP已经超过德国名列世界第三,而人均产值却只有德国的1/16),退一步说,就算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增长,但因发展经济所带来的问题,所付出的代价,所造成的后果,让人不仅乐不起来,反面痛心疾首寝食不安。

首当其冲的自然要算是对环境的污染了。

由于无计划无节制的滥挖滥采,加之大量黑煤窑的官商勾结,当今中国凡是产煤的地区,不少已经出现了地下采空,土地毁坏,庄稼干死,房屋坍塌,水井枯竭,湖泊锐减等严重灾害。岂止煤矿一家,其它污染也十分严重。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布,每年由于污染所造成的健康损失占GDP的1·8%。现在搞得粮不敢吃,水不敢喝,菜不敢买,凡是入口的东西,几乎都不同程度的被污染了。有的地区,甚至连空气中也含了毒素。试问,人们的日常生计受到如此严重威胁,这样的经济发展还有什么意义呢?毫不夸张地说,这种污染所带来的后果,不仅要我们这一代人来承受,就连我们的后世子孙也要深受其害了。

环境污染自然令人忧虑,但尤其令人忧虑且愤慨的,莫过于贪污腐败的盛行和贫富差距的拉大了。

这两件事其实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贪污腐败既造就了一批腰缠万贯的贪官和依靠官商勾结权钱交易而暴富的所谓“成功人士”,也拉大了贪富之间的差距。当今中国的贪官之众多,富豪之富有,在世界也属罕见。衡量贪富差距的基尼系数早已超出了世界公认的警戒线,世界众多国家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能做到的事情,而中国只在短短的十几年就做到了,这也可算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度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是孔夫子早就说过的两句名言。纵观几千年中国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农民起义改朝换代,其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由于生产力落后财富太少,而是由于社会分配不公,出现了贪富悬殊的两极分化。这样说并不是要重新回到过去那种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而是要将社会的物质分配、政治权力、是非评判等一切人所参与的活动,都不折不扣不偏不倚地统统置于公平合理的平台之上。发展重要,公平更重要;发展是硬道理,公平更是硬道理。在法律和制度保障之下的公平原则,是维系一个社会能否长治久安,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则。谁违背了这个原则,谁就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和谐,谁就会成为历史的千古罪人。

一位发明家曾专门著书论述公平原则,他说:“公平是一种感觉,不是可以定量表达的,但它同时又是一个不能不遵守的铁律。”正是由于违背了这一铁律,今日中国,上上下下怨声载道,社会治安每况愈下,各种犯罪有增无减,群体事件接二连三。有的犯罪分子在交代自己犯罪的动因时直言不讳地说:“我恨这个社会。”一位杀人抢劫犯说得更明确:“我觉得这个社会不公平,贪富差距太大。”

有人也许会说:只有首先把经济搞上去,中国的国力才能增强,才不被世界强国欺侮。

的确,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饱受列强侵略的历史,强国梦早已成为多少代志士仁人的强烈追求。但若冷静分析一下就会看出,中国近代之所以落后挨打,固然由于经济落后国力衰微,但更重要更深刻的原因,则是政治上的专制独裁闭关锁国所造成的。政治不清明,不民主,不公平,经济便不可能搞上去;即使搞上去也不会给本国人民带来福祉。19 世纪被称为“铁血宰相”的卑斯麦,在他任职的几十年内,德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其经济实力相当于英法两国的总和。然而,正是在这位“铁血宰相”的“铁血政策”统治之下,对外扩张侵略,对内残酷镇压,把德国人民拖入了灾难的深渊。这是一切独裁者无视公平原则,一味追求发展的必然结果。

还必须看到,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有序发展的新时代,民主和谐也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许多共同面临的问题,需要各国之间平等协商加以解决。无论大国还是小国,强国还是弱国,只要你不搞专制独裁,不搞扩张侵略,你就会有机地融入到世界这个大家庭之中来。

当然,如果你非要一意孤行,抱残守缺,逆世界之潮流而动,那就只好自食其恶果了。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