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六四”学生领袖忆“六四”

【新唐人2010年6月3日讯】1989年,中共政府出动了坦克和军队,血腥镇压了天安门广场学生民主运动,这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了21年。但是对当年天安门广场的学生民主运动领袖来说,事件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他们回忆起当年的那场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事件,仍然历历在目。

21年前的学生领袖,大多数是二十岁左右风华正茂的青年,21年光阴过去了,如今他们已经进入中年。21年前的那场事件,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柴玲,“六四”事件期间,担任天安门广场绝食团、保卫天安门广场指挥部总指挥。现在是美国一家电脑公司的总裁。她表示,当时参与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作为一个中国的公民觉得要为国家做一点事情。

柴玲:“后来警察开始打人、推人的时候…那个时候才突然义愤,就觉得我们这么多年来一直都被赶着跑,这个时候就不应该再跑了,就决定站起来面对他,不再逃跑了。”

89年4月15号,前中共总书记胡耀邦的逝世成为了这次事件的导火线。因为不满中共内部对胡耀邦的不公正评价,4月17号北大和其他几所大学学生走向天安门广场和平请愿,拉开了89学生民主运动的序幕。

89学生民运归纳起来就是两个诉求:一是要求自由和宽松的政治环境﹔二是反对腐败,即当时最响亮的口号“反官倒”。其中没有提出任何选举在内的民主要求,没有要求改换政府,更谈不上推翻一个政府。

熊焱:“我认为是一个中国人真的是第一次觉醒﹔第一次觉得想要做人、想要有自由、是那种发自那种内心的想要有一种尊严的那种起点。这就是我的真的感觉,所以我现在还是相信中国人们内心储存的那种力量。”

89年6月3号,中共决定清场,理由是“平息反革命暴乱”。根据BBC现场报导,解放军从卡车上不分目标的向人群射击。根据《天安门文件》透露,当时中国红十字会曾报告说有2600人死亡。但数字在中共政府压力下迅速撤回。

在经历血腥镇压之后,学生领袖都踏上了逃亡的路。柴玲感觉,6月3号的第一声枪响以后,她觉醒了。

柴玲:真的打破了我们这一代人对不光是共产主义、对党、对这个社会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的这些理念,确实对我们是一个特别大的觉醒。

1989年曾经是山东聊城地区的学生领袖傅希秋在这一声枪响后,经历了痛苦的心路历程,现在他是一名牧师。

傅希秋:“六四”坦克和机枪和一声枪响,可以说是导致了对整个制度的幻灭,最后我是在89年的末期,被审查期间就导致对人的幻灭,包括对自我是不是能够自我拯救的幻灭,所以后来我才成为基督徒。

21年过去了,中共当局对内封锁“六四”天安门屠杀的报导和讨论,对外却以经济建设的进步假象,来掩盖血腥镇压平民的暴行。曾任香港文汇报东北办事处主任、著名记者姜维平指出,“六四”成了中共绕不过的领结,它缠绕在它的脖子上。中共政府如果还不平反一切冤假错案,还政与民,“六四事件”就只能是“死结”!

新唐人记者李静、孙宁综合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