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核电站核泄事故 当局封锁消息

【新唐人2010年6月15日讯】上月23日深圳大亚湾核电站发生历来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至今仍未受到控制,严重威胁附近居民性命安全。但当局一直封锁消息,亦未有依据协议向香港方面汇报。总理温家宝得悉事件后亲自致电核电厂,要求如实反映情况。



报道称,出事的机组已运转10多年,这次泄漏怀疑与金属疲劳有关,事实上电站已有老化迹象,单在5月内曾发生4宗异常事故,包括2次停电及1次回水电路故障。

这次泄漏事故发生后,当局采取大事化小处理,报道引述消息人士指,核电厂不仅没有根据有关协议向香港方面通报,连对国务院亦只是轻描淡写简报。原因是深圳大亚湾附近已发展成豪宅及观光旅游景区,当局担心泄漏消息公布,会造成恐慌,严重打击当地房地产。

上周四大亚湾核电站举行的一年一度安全咨询委员会,厂方在会议报告中首次向成员汇报泄漏事故,与会包括多名大陆及香港的专家学者,及合作方香港中电的代表。该份会议报告称核电站今年“上半年发生了几则异常事件”。

消息人士表示,与会者对发生泄漏事故均感到十分震惊,并察觉事态严重,虽然再三追问,但厂方仍强调情况得到控制。有专家曾提出停产检修,但厂方担心正值大陆用电量高峰期,一旦停产,每天将损失近200万元的电费收入,因此迟迟未有处理事故,以至泄漏至今仍未受到控制。

当年大力反对兴建大亚湾核电厂的“争取停建大亚湾核电厂联席会议”成员之一、长春社理事长黎广德周一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他对事故表示十分震惊,亦感到很愤怒,他指当年他们花了很大劳力,才能成功争取该核安全咨询委会内有港方代表成员,他质疑成员监督不力,监察机制形同虚设。

据专家介绍,核燃料设有燃料棒、压力罩及混凝土三重密封式保护,这次发生泄漏的组件正是最内层的保护层燃料棒,原先一直使出法国出产的燃料棒,两年前开始转用大陆制的军用燃料棒,曾被各方质疑其安全性。

消息人士又引述厂方表示,总理温家宝得知事件后亲自致电电站高层,询问有关情况,并要求如实向中央反映。

大亚湾核电站位于深圳龙岗区大鹏半岛,是大陆建成的第二座核电站,也是大陆首座使用国外技术及资金建设的核电厂,其后当局在核电站侧建设岭澳核电站,组成大型核电基地。

当地居民对泄露毫不知情

大亚湾核电站位于大鹏镇岭澳村,筹备兴建时曾引起争议及反对。镇内一名居民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未听闻上月底核电站发生泄漏辐射事件,亦未察觉区内出现异常情况。

另一名村民担心,核电厂一但发生严重事故,当局会隐瞒。但作为普通市民,她亦感到很无奈,因为他们没有任何途径可了解到核电站的情况。

中国政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决定兴建大亚湾核电厂时,引起香港社会广泛的关注,担心核电厂发生事故时,会波及香港。随着核电厂建成并开始运作后,香港社会对核电厂的安全问题似乎逐渐遗忘。

不过,香港中文大学生化系系主任邵鹏柱表示,核电厂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一但发生辐射泄漏事故,对居民的健康有严重影响,甚至祸延下一代。邵鹏柱又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是难以弥补。地区将长时间无法居住,因为这些放射性物质很久都不会消退,残留在泥土、水里,可能长达几千年。

未来15年每年平均兴建4座核电站

目前中国有四个地区的核电站共11台机组在运作,包括江苏田湾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站以及这次涉嫌核漏的深圳大亚湾核电站及岭澳核电站。

早前有报导指,中国未来十年将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发展核电,消息指新建核电厂数量将是世界其它国家总和的三倍。中国核电厂数量猛增,令外界对其安全问题产生顾虑,特别是中国很多核电设施建造在大城市附近,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使千百万人暴露在辐射之下。

中国近年积极发展核能供电,未来15年每年平均兴建4座核电站,成为全球之冠,令国际原子能总署也深表关注。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