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扶贫日当局强制捐款 民质疑捞政治资本

【新唐人2010年7月1日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乔龙采访报导)6月30日是广东首个“扶贫济困日”,地方政府被指下达捐款指标,甚至强行从员工工资中扣除捐款,引发强烈不满,有人在互联网发帖抗议。评论认为,有官员为个人前途,摊派捐款,捞取政治资本。

星期三是广东的“扶贫日”,当局要求各个部门发动员工捐款。近期,在天涯社区、凯迪网络、河源的紫金论坛出现网友的帖子,披露政府发文,要求基层完成定额捐款。在天涯社区,一位网友称粤西某市政府规定:处级干部要捐款800元、科级500元,科员300元。该网友直言:“这哪是捐款,是摊派”。发帖者说,这种任务式捐款,打击了群众的同情心,而我们的月工资只有一千左右,即按最低300元的额度,近1/3给所谓的上级,拿去做政治资本,可怜可悲。

另一位网友写道,紫金县的任务是筹款一千万,教师须捐出财政工资的50%!学生每人捐13元!这叫扶贫济困?紫金是贫困县,有好多学生每月的生活费才200 多元,教师工资低,以其说“扶贫济困”不如叫劫贫济富更直接。

对此,河源市的一位潘姓教师批评当地官员用扶贫做幌子,借机敛财:“都什么年代了,还这样子,这种事在以前比较普遍,现在除非发生比较大的一些灾难,可能民众会有这样的一些参与,现成为地方政府敛财的作为,也属于违法嘛。”

本台星期三致电紫金县尔崧中学办公室,校方否认强制捐款,但承认向老师发出捐款建议是为了完成定额:“这个捐款以自愿为原则,大家只要完成目标,有这样的一个说法,但不是强制,每个人要捐多少钱,没有规定。”

记者:听说有要捐500的也有要捐1000元的?
校方:这个要看他个人,要捐500,要捐1000,他同意,捐几十元的也有。
记者:但是你们对老师提的是要求,还是建议?
校方:建议,没有要求,哪里有要求啊。
记者:反应很大?
校方:嗯,对。
记者:好像不少老师有不满情绪?
校方:可能些经济比较紧张。不是很乐意。

该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校方负责人强调:“县里面要求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具体的指标。”

记者:可有认捐资金是1,288万元?
校方:这个是(河源)市里面的,不是县里面的。

教师钟先生说,紫金教师的薪水很低,强制捐款也没有道理:“小学教师一千多(月薪),以前才几百,现在才1100、1200,太低了,包住不包吃的,教初中的1400多一点(月薪)”。

记者:您觉得这样做合理吗?
钟先生:肯定不合理啊,那是自愿的,你怎么能强制。

粤北的茂名市也有事业单位的员工发帖反问政府:“强制捐款,到底扶了谁的贫?”他们被强制捐出一个月的一千多元工资,是想让职工们都喝西北风吗?

记者从网上找到一份由阳江市政府发出要“落实两百万捐款目标”的文件,又称目前尚缺67.1万元,建议市内银行、保险公司、工商等行政部门填补款项。

茂名的一位公务员称,官员就是用这种方式捞取政治资本“救灾也摊派,干什么都强制摊派,(无论什么事)中国一做就变味,关键是强制摊派完了,(筹)多少多少钱,他又是一个政绩。”

据广东《南方都市报》周三报导,前昨两日,多位紫金县居民致电该报,反映“被自愿捐款”。一名工作人员每月工资不到1200元,这次“被捐了”300元。“领导拿张表,把金额都填好了,让我们签名。”也有一些中小学生反映,他们有人捐款5元,有人捐款2元。

广东自2010年起,把每年6月30日设定为“广东扶贫济困日”。《新华社》报导称,这是在30年来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探索中国经济发展新方式的广东,通过扶贫济困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共享、共同富裕路径的新探索。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