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申遗”热潮 背后动机为何?

【新唐人2010年8月15日讯】(新唐人记者田飞综合报导)随着“中国丹霞”地貌成为中国的第40项世界自然遗产,一时间中国又掀起了“申请世界遗产热”。根据世界遗产委员会规定,一个国家每年最多只能申报一个项目。而据中国建设部的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00多个项目有申遗意愿,完成所有项目的申报至少需要一个世纪。

中国各地政府在申遗上的花费可谓不遗余力,仅“中国丹霞”六地为申遗花费就达十几亿元。这巨额的申遗费用让大陆民众瞠目结舌。不过在专家们眼里,这是在“国内申遗史上花费比较小的”,而且这些申遗的成本都是“值得”的。

然而,大陆媒体纷纷发表评论质疑近期多个地方政府所热衷的“中国式申遗”的真正动机并不是为了保护当地历史文化遗产,而纯粹是为了从中捞取经济利益。

很多网民们都认为,在中国现在这样一个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地方政府为申遗的大笔投入,似乎缺乏这样的正当理由,而且带有为将来大规模进行商业开发做铺垫的嫌疑。无论官方解释的理由多么冠冕堂皇,本质上恐怕还是难掩把申遗当成“印钞机”的真正目的。因为太多的先例证明,景区景点申遗成功,总是与门票涨价结伴而行,这也是中国景区的“潜规则”。一旦戴上“世遗”的光环,经济效益几乎是立竿见影。

据大陆媒体报导,去年,五台山刚刚申遗成功,三周内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就达20%;十几年前,平遥古城申遗成功,第二年的1998年旅游收入就从18万元猛增至500万元,以后每年几乎都是成倍增长,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有如此庞大的经济效益,难怪各地为申遗热情高涨,不惜争得头破血流,投入巨资放手一搏。崀山所在的新宁县在2008年财政收入才刚刚突破2亿元的情况下“破釜沉舟”,花费4.5亿元巨资“豪赌”申遗,其“勇气”令人胆战心惊。

有些大陆媒体甚至已经从一轮又一轮的申遗热潮中总结出了“中国式申遗路”的规律:地方政府不遗余力大规模投资申遗,申遗成功后景区接连涨价,涨价后的景区旅游收入又带动了地方财政收入。地方政府申遗热情高涨,申遗的投入本应该区分为公益性保护和商业性开发等。但让民众不解的是,人们往往看到开发时大笔投入,而用于保护的资金却是很多世遗项目的神秘数字。申遗前可以不惜工本,动辄花几个亿,申报成功了就没有钱了。所有的保护资金似乎只有从涨价的景区门票中来抽取。

有大陆学者认为基于商业经营的意识将导致“申遗成功之日就是遗产被过度开发之时”的状况。有资料显示,曲阜“三孔”1994年被列入世遗后,景区被划归旅游公司经营管理,很多珍贵文物遭到人为破坏;武陵源风景区1992年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短短几年间,景点附近不断新建饭店和商业网点;而张家界、三江并流等世界遗产也因为过度商业开发曾受到过世界遗产大会亮黄牌警告,景区“城市化”、“人工化”、“商业化”现象越来越突出。

台湾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就曾经公开批评说,大陆景点观光费用非常高,历史景点和自然景区,要么是老祖先留下的,要么是自然创造的景色,是中华儿女共同享有的,不应收取高额门票。蒋先生之言,放到内地申遗成功必涨价的事实身上,除去应保持低票价使得全民共享外,有一点是值得警醒的:这些景点是文化财富,政府应投入公共财力进行保护和建设,而不是将之作为财源赤裸攫取。即便是申遗的巨额投入,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保护,留与子孙作为人类历史和地球演进的共同记忆,而不是为了纯粹的眼前的经济效益。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