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通膨升温 升息难停

【新唐人2011年6月15日讯】(中央社台北15日电)根据彭博社报导,中国自去年9月以来的4度升息,未能抑制通膨压力,显示升息脚步暂缓的风险,因为恶劣的气候恐进一步推升粮食价格。

中国昨天在公布消费者物价攀升5.5%,创2008年以来最大增幅后,宣布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回收经济体系泛滥的游资。

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或瑞士银行(UBS)皆预估,中国本月通膨将攀抵6%。

中国政府自最近一次的4月升息迄今,已暂停升息脚步10周,跌破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等市场分析师眼镜。在美国失业率破9%,亚洲地区制造业降温之际,北京政府官员可能正在评估全球成长转疲迹象。

瑞穗证券(Mizuho Securities Asia Ltd.)首席经济师沈建光接受彭博电视专访时表示,“仍有漫漫长路要走。”曾任职国际货币基金(IMF)的沈建光表示,“我们必须见到经济成长放缓。”沈建光预估,中国今年将再升息2次。

中国昨天最新出炉的工业生产数据超乎市场分析师预估的13.3%,上证综合指数受此激励攀升1.1%,该指数自4月创下今年高点迄今回档幅度收敛至11%。

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 Inc.)昨表示,中国本月可能升息,之后在第3季再升1次。巴克莱则预估中国今年将再升息1次,时间点落在6月或7月。

人行昨宣布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半个百分点,自20日起生效。

然而,有利的基数效应可能有助中国抑制下半年通膨。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中国区全球市场董事长李晶指出,尽管如此,在通膨触顶迹象明朗前,陆股反弹走势恐难持续。极端气候助长粮价涨势,恐延后通膨降温。

中国长江流域惨遭洪水泛滥后,又面临干旱蹂躏。在猪肉价格飙涨下,中国5月粮食价格较上年同期攀升11.7% 。

中国自去年10月中旬以来,每隔1个月宣布升息,最近1次升息是在4月6日生效。同时也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空前高点,并允许人民币兑美元今年升值约1.6%。

中国经济扩张脚步虽出现放缓迹象,但通膨却进一步冲破政府4%的目标上限。印度、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工业生产成长即使减缓或滑降,也面临物价高涨的压力。

中国总理温家宝希望能平抑物价,经济持续成长,俾以维持社会稳定。温家宝3月指出,物价高涨、贫富差距,以及官员腐败甚至有可能会对政权造成影响。

世界银行(World Bank)预估中国今年经济成长9.3%,所创造的工作机会料有助政府维持社会稳定。

瑞银经济师汪涛表示,“市场日益忧心中国经济硬着陆,但最新数据显示经济成长仍强劲。”

中国今年前5个月的农户以外固定资产投资扩张25.8%,相较于今年前4个月的25.4%。此外,5月零售销售在通膨带动下,攀升16.9%,相较于4月增幅17.1%。(译者:中央社刘淑琴)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