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月7日讯】(中央社记者康世人北京7日电)在舆论压力下,北京市环保局6日首度公布PM2.5的历史监测数据。这份数据显示,北京年均PM2.5浓度已从2000年的每立方公尺100到110微克,降到2010年的每立方公尺70到80微克。
北京市环保局指出,虽然10年前北京暂时没有展开常规性空气污染指数监测,但根据PM2.5相关研究文献表明,北京市于2000年的PM2.5年均浓度约为每立方公尺100到110微克;到2005年,已降低到每立方公尺80到90微克;到2010年,更下滑到每立方公尺70到80微克。
但是,北京市2010年PM2.5年均浓度,仍然超过标准一倍以上。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往往在进入人类呼吸道甚至心血管后,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北京晚报今天报导,北京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煤烟污染、机动车辆废气排放污染等问题,在北京市近年来集中显现。
北京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据了解,北京PM2.5约有60%的来源来自于燃煤、机动车辆燃油、工业使用燃料等燃烧过程产生的空气悬浮颗粒物,23%来自扬尘,17%来自溶剂使用和其他。
北京长年饱受空气污染,这些空气污染包括工厂燃烧和机动车辆废气以及沙尘爆等扬尘,导致北京市的天空长年都是灰色的,人们有时候在霾害严重时必须带口罩外出。
在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开始公布PM2.5的空气污染指数后,让大陆民众,尤其是北京民众质疑官方公布的空污指数实在与实际相差太远,北京市在刚开始以PM10监测已经足够、PM2.5还在技术测试中等回应质疑后,最后在舆论压力下,由大陆国家环保部宣布,将于直辖市和重要都市展开PM2.5的监测,并适时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