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5月15日讯】(中央社记者蔡和颖台北15日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走过一甲子岁月的新闻局,从早期手写新闻稿再传真的“土法炼钢”年代,历经呼叫器、手机、录音笔等传播科技洗礼,讯息传递方式与时俱进,历史永存。
新闻联系与发布工具与传播科技演进密不可分,民国60年代至70年代早期以电话为主;70年代初期,呼叫器和行动电话盛行;90年代随着网路兴起及简讯广播系统研发,新闻发布与连络工作越来越有效率。
新闻局资深人员说,在电脑尚未普及的时代,政府早期发布的新闻稿都是用稿纸手写而成,透过传真连络发送,发出一则新闻可不是简单的任务。
资深人员回忆,80年代常发生大陆劫机犯劫机来台,当时新闻局一获报,高层人员必须先到机场了解,再从机场将手写的讯息传真回新闻局,几经传真往返确认后,再用稿纸抄写,以新闻稿形式传真发送各大媒体。
早期新闻局要开场记者会,也绝非如现在使用简讯广播系统快速又有效率。资深人员说,每逢行政院召开记者会,2、3个负责的国内处同仁即须至少在记者会前1小时,分头打电话通知记者,并传真采访通知至上百家通讯社、广播、电视等媒体,接到记者漏通知的抱怨电话更是家常便饭。
自89年起,新闻局国内处开始建立电子邮件群组发送新闻稿,90年首度透过“远传电讯简讯广播系统”传送院长拜年简讯,并使用于新闻联系;数位录音笔、迷你笔记型电脑、行动网卡的问世,更加速新闻局的讯息发布的效率。
国内新闻处人员在70年代随政院官员出席公开行程的配备,是一台卡式录音机,有“声”有真相;80年代则是迷你录音机,外加当时最“先进”的B.B.Call待命;如今人员跟随首长公开行程,手机、录音笔、小笔电和行动网卡缺一不可。传播科技随年代更迭,一窥政府新闻发布史的历程。
本文网址: https://cn.ntdtv.com/gb/2012/05/15/a700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