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忧郁药 研究证实具抗癌潜力

【新唐人2012年6月7日讯】(中央社记者陈清芳台北7日电)马偕医院和阳明大学证实,治疗忧郁症的老药能够抑制大肠肿瘤的生长,使罹癌小鼠的存活时间延长为1.6倍。研究者原本是想治疗癌症病患的忧郁症,却意外发现具有抗癌潜力。

这项由马偕医院精神科主任方俊凯与阳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暨放射科学系教授黄正仲合作的研究,获得“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PLoS One)接受并即将刊登。研究者以小鼠证实抗忧郁症老药能抗癌,而且是透过提升小鼠免疫力而达成。

本研究采用抗忧郁症药物Mirtazapine,属于“正肾上腺素及特定血清胺抗忧郁剂(noradrenergic and specific serotonergic antidepressant,简称NaSSA),卫生署共核准34种相关药物许可证,研究者并不建议大肠直肠癌病患自行服用这类药物。

根据体外实验的研究结果,此药对于小鼠大肠癌细胞并无抗癌作用;不过,在小鼠实验里,实验组小鼠持续服用此药,肿瘤生长到400立方毫米所需时间是41天,约为未服药对照组22天的1/2;实验组平均存活时间67天以上,是对照组43天的1.6倍,两组差异非常显着。

黄正仲进一步探究发现,罹癌小鼠愈早服用此药,免疫力提升的效果最强也最好,肿瘤内的肿瘤坏死因子也显着下降,活力及尾部悬吊实验都明显优于未服用组。不过,这种抑制肿瘤生长的现象,在免疫不全(SCID)小鼠模式则未发现。

这项研究肇始于意外的发现与细心的观察,方俊凯多年前曾于门诊收治一名癌症复发导致忧郁倾向的病人,考量癌症病人用药的交互作用,开立这种药物治疗,这种药物有嗜睡、食欲增加等副作用,恰巧有助改善癌症病人吃不下、睡不好的问题。

方俊凯今天指出,后来持续追踪这名病患不但忧郁状况改善,癌症病情也得到控制,激发他深入研究,并在黄正仲的支持与讨论下,先后获得“荣总台湾联合大学合作研究计划”与“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的经费资助。

国内外研究显示,癌症病人常合并有忧郁症或情绪障碍的现象。2011年马偕纪念医院精神科发表于“癌症支持性照护期刊”(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的研究发现,约有25%的门诊癌症病人有忧郁症的倾向。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