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技生奇趣:ROM中国传统工艺展

【新唐人2012年9月2日讯】社区广角镜(256)中国古时候的一些民间工艺品,在那个时候登不得大雅之堂,还被称为是“雕虫小技”。然而当我们今天再来欣赏古人的作品时,不禁被匠人们的奇思妙想和精湛技艺所折服。

从满族女性的头饰,到中国瓷花瓶,从点心盒子,到字画作品,安省皇家博物馆正在展出从中国唐代到清代的约70件传统工艺品。它们看上去虽其貌不扬,但作者独具匠心的小技巧却会给参观者带来些许惊喜。主办方给这个展览取名叫“小技生奇趣”。

安省皇家博物馆曾嘉宝:“这个展览的特别之处在于这么小的各种艺术品中,不论是材料的运用,构图的设计,或者是制作的手法,各方面,都很特别,有创意。”

看见这个水壶了吗?你可能觉得它是用黄铜做的。其实它只是普通的紫砂壶,不过表面上了一层黄铜色的釉,就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还有这幅寿星画,看似普通,但仔细看,你会发现,寿星是用“寿”写出来的,身旁的小鹿是用“鹿”字写出来的。

安省皇家博物馆曾嘉宝:“我希望来参观的观众呢,参观完了过后呢,就明白多中国的艺术家呢,有多种很奇妙的手法来作出这些作品。”

在这幅小小的扇面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唐代6位著名诗人的13首作品,共有3千8百70个字。

安省皇家博物馆曾嘉宝:“用针尖的蝇头小楷,每个字都像芝麻一样小。”

虽然这些作品在古时候被称为“雕虫小技”,但可不要小瞧了它们!在平凡的外表下,也体现了艺术家的精湛技艺和奇思妙想。

再比如这幅老者饮酒归来图,它可不是用毛笔画的,而是作者用手直接在纸上画出来。这叫做指头画,它可以用任意手指或手的任何一个部位来画出来。

安省皇家博物馆曾嘉宝:“如果用手指呢,画家就觉得很直接。脑中在想什么就通过手直接画出来的。这里的线条呢,是很粗犷的。这样画出来不是很工整,而是随意式的。这叫写意画。”

展览给参观者们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中鲜为人知的精彩一面,的确给人带来惊喜。

参观者Lisa Hwrah:“这个展览很好,所有这些作品都是从中国来的,让你感觉好像也到了中国。”

参观者大陆移民陈先生:“这些展品挺好的,我以前好多没见过。”

同时,展览也让人感到保护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

参观者 陈先生:“这个文化的东西那肯定是要传承的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这么几千年的文化,那肯定是宝贵财富,当然应该继承保护咯。”

“小技生奇趣”的展览将一直持续到明年2月。相信你也会从中领略到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独特趣味。

新唐人记者刘净加拿大多伦多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