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消费者忧心自陆进口食品卫生

【新唐人2012年10月23日讯】(中央社记者林琳柏林22日专电)德东地区9月下旬爆发诺如病毒感染致病疫情。卫生单位追踪发现病原来自中国大陆进口的冷冻草莓。由于从中国大陆进口食品日增,德国消费者很担心卫生检验的问题。

德国媒体指出,近年来欧洲自中国大陆进口食品数量大增。去年德国从中国进口的食品总值高达14亿欧元。由于价格低廉,进口中国食品不只在亚洲食品专卖店贩售,大包装的冷冻食品也出现在大卖场。

9月下旬,德东地区学童急性肠胃炎通报的病例超过8000件,验出诺如病毒,不过,很难判断病毒的污染是在产地、冷冻加工或包装过程,还是运送途中。

德国媒体指出,中国大陆的食品卫生检验有很多问题,包括农作物喷洒过多农药,家禽家畜的饲料中掺入抗生素、食品含有有毒化学物质。虽然中国大陆在2009年通过一项新的食品安全法,并且在2010年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食品安全规范仍严重不足。

欧盟食品卫生主管单位今年接到的食品及动物饲料污染通报,就有超过260件和中国大陆有关。

自中国大陆进口的食品可能未经过严格的品管检验,许多欧洲的大盘商仍不断增加进口数量,主要是价格考量。以供应德东数百所学校午餐的餐饮公司为例,这家公司餐点里的草莓、草菇和芦笋都来自中国大陆。

德国消费者忧心自中国大陆进口的食品安全,但是,多数消费者并不清楚盘中食物的食材来源。一位卫生检验人员指出,其实中国大陆也能产制高品质的食材,只是,“一分钱一分货”,一味压低价格,就难要求品质。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