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1月02日讯】(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2日电)十二年国教强调成就每一个孩子,中小学的补救教学是关键。学者认为应改善教学观念,以“教会”为目标,不强求“教完”。
实践大学应用外语系讲座教授陈超明接受中央社记者采访表示,台湾小学“教太多”,常常是老师拚命赶进度,学生有听没有懂,然后再另外找时间补救教学,“逻辑很奇怪”。
陈超明近年在台东尝试新的教学方式,订出“能力指标”,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形,一步一步慢慢教,光是26个英文字母就教了快1个月;期间,老师不断设计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驾轻就熟,才进入下一个进度。
“进度应跟着落后的人走,而不是跟着优秀的人走”;陈超明认为,中小学的原则是“学习要在教室里完成”,不要期待学生回家后还会看书;如此一来,学习成就便和家庭背景无关,老师在课堂上就有责任把所有人教懂。
陈超明说,用上述模式教学,小学3年大概只能教完两册,但孩子的平均成绩表现,不见得比完整教完6册的差;更重要的是大家都乐在学习,可以从学习中得到成就感,而不是一再受挫败、打击。
同样的理论不只适用于英文科,数学也是一个让人头痛的科目。教育部近日在台南大学举办“提升中小学补救教学成效之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多名学者、研究生发表相关论文,共商解决之道。
台南大学教育所研究生朱家仪发表“携手计划课后扶助方案教学方法之观察研究”,以南部地区小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各种教学方式的优缺点。
研究发现,想要让学生数学成绩进步,除了一定要让学生动笔解题,不能一直是老师讲;更重要的是采取“多元”教学方式,同一个题目,提供不同的解题方法让学生选择。
研究认为,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进度不同,尤其是数学科,差异更是明显,教师应该依照学生的程度,按部就班以“教懂”为目标;同一道题目,可以先教简单但可能有些绕圈子的方法,再视情况教观念较困难但解题更直接的方法。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校长张新仁今天在研讨会上,发表“补救教学策略与课程设计”专题演讲,他认为,台湾教育长期漠视学童的差异性,长久积累下来,造成许多科目都有“双峰”现象。
张新仁表示,学习必须适应个人的生活经验、运用不同的学习型态,有些人从实作经验中学习、有些经由阅读、有些则是要画图、和同侪讨论才能了解,“没有一体适用的教学”。
传统课程设计,都是教师一手操刀,其实学生才该是学习的主人,“备课”时应该让学生有参与的机会,一同找出面临的难题、解决的方法,才是真正的“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