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 】杜甫诗歌中的仁爱(下)

【新唐人2013年1月20日讯】(接上文)

三、关爱天下百姓

杜甫时时处处把天下的安危和人民的忧乐视为己任,即使在遭遇艰难困苦乃至在外漂泊时也不改初衷。从早年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到晚年的《朱凤行》,他救济天下苍生的宏愿没有丝毫的改变。安史之乱带来了无数灾难,最早而且最全面反映这场大战乱所造成的大破坏、大灾难的,是杜甫。杜甫用他的诗,写了这场战争中的许多重要事件,写了百姓在战争中承受的苦难,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画面。

如他在《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他在征人出发必经之咸阳桥时,描绘出一幅“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的图景,“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平白如话,但人们却能于诗人平实如话的诗句中看到当时的社会现状,人民遭受的苦难及艰辛欲泣的生活。此外,“登兹翻百忧”、“独立万端忧”等这类诗句在杜诗中频繁地出现。至德元年唐军陈陶斜大败,继又败于青阪,杜甫写有《悲陈陶》、《悲青阪》;唐军收复两京,他写有《收京三首》;九节度兵围邺城,看来胜利在即,他写了《洗兵马》,其中提到了胜利的消息接踵而至,提到了平叛诸将的功业;当他听到安史之乱平定的消息,欣喜万分,写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凸显了诗人急于返回故乡的喜悦。


安史之乱结束不久,又遭遇外族入侵,藩镇叛乱,战争仍然不断。杜甫滞留夔州时期,写了组诗《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等。诗人自己漂泊沧江,山城秋色、丛菊两开牵动着他对辛酸岁月的感慨,也牵动着他的故园之思,他写道:“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他担忧国家前途,感叹自己壮志难酬,“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杜甫写下了许多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他困居长安时,逢到秋雨连绵,联想到农民收成不好,写下了“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秋雨叹》)在他漂泊的困难时期,仍然是:“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解忧》),并没有因为个人的苦难而减少对他人的同情。在路过绝险之地石龛时是“天寒昏无日,山远道路迷”,就在这种环境下,他在过嘉陵江经水会渡时,船伕的勇敢和撑船的技术的高超引起他赞叹:“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但此时他也关切着他们的艰辛:“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水会渡》)他渴望四海升平,百姓能早日过上宁静祥和的日子,如他描写的《江村》图景:“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期盼着“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一次,赶上狂风骤至,吹破茅屋,风定雨至,“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对于茅屋被秋风所破以及屋漏雨湿的苦况,杜甫百感交集,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不拘于一家的寒暖,不囿于一己的哀乐,而是大声疾呼拯天下寒士于凄风苦雨之中,救广大百姓于水深火热之间,其博大的胸怀令人感动。

四、对天地万物怀有仁爱之心

杜诗叙事,有时既叙事件经过,又用力于细部描写,精心刻画,从细微处见出真实,展开画面,把人引入某种氛围和境界中。杜甫除了关爱他人以外,他的同情心、他的仁爱心还推广到天地万物,推广到宇宙中间的一切生命。从杜诗经常可以看到他对动物、植物,即便是一些细小的东西,写到它们的时候也充满了仁心。如他《过津口》这首诗,看到江面上,横着一张密密的渔网,很多鱼都被那张网困住了,他就觉得很同情那些鱼,写道:“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他对于自己居住草堂外的花草树木等,也以爱抚的笔触描写它们:如“尚念四小松,蔓草易拘缠。霜骨不甚长,永为邻里怜。”(《寄题江外草堂》)在诗人心目中,天地万物都应该沐浴在仁爱的氛围之中。

杜诗风格多样,有时通过对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出一种安静明秀的境界。如《水槛遣心二首》其一:“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在诗人描绘的这宁静的氛围里,“出”写出了细雨中鱼儿的欢欣,极其自然;“斜”写出了微风中燕子的轻盈,逼肖生动。没有对生命的仔细观察和怜悯,怎能描绘出如此细致入微的神态?全诗八句都是对仗,而且描写中远近交错,精细自然,“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画之痕。”它句句写景,句句又有“遣心”之意。表现了环境的清幽美好和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心情。


杜甫在《秋野》中写道:“易识浮生理,难教一物违。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在《北征》中写道:“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此类种种,体现了杜甫以他的行为倡导着把仁爱之心施及于天地间万物的精神,人类、特别是圣贤应与天地同心,仁民爱物。

五、对后世的影响

唐代韩愈曾把杜甫与李白并论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杜诗风格多样,宋代秦观说:“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宋代吴沆在《环溪诗话》中评杜甫诗句说:“恣肆变化、阳开阴合”、“惟其意远,举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凡人作诗,一句只说得一件事物,多说得两件。杜诗一句能说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诗,但说得眼前,远不过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说数百里,能说两军州,能说满天下,此其所为妙。”

杜甫不仅熟读儒家经籍,也深谙佛道经典,他与道士、僧人交往也很多。举凡佛道文化中精妙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丰富的想像,杜甫都尽量的加以运用,正如清代杨伦所云:“释典道藏,触处有故实供其驱使,故能尽态极妍,所谓读破万卷,下笔有神,良非虚语。”(《杜诗镜锉》)

当然,杜甫对后世更大的影响在于一种人格的塑造,历来凡是有气节之士无不爱读杜诗。如北宋将要灭亡的时候,爱国将领宗泽想抗击金军,但朝廷一味议和,金军乘机南下,宗泽忧国忧民,临终时长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北宋的李纲在担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的时候,亲笔题写杜诗赠义士们“以激其气”,鼓励他们;南宋朱熹把杜甫认为是和诸葛亮、范仲淹一样的人物;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始终坚持民族气节,他在燕京狱中写了二百首《集杜诗》,并在《序》中说:“凡我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杜诗成为后代志士仁人从中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

杜甫有自比稷、契的伟大志愿。孟子曾说:“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意思就是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并由之而导致对人民的命运怀有深刻的责任感,这正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性格特征,而杜甫对此是心领神会并躬身实行的。从推己及人到“人溺己溺”、“人饥己饥”,再到自许稷契,诗人自觉地把解救苍生视为自己的使命。清代蒋士铨亦称“杜诗者,诗中之《四子书》也。”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反映出一代文人道德良知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其作品被称为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因此后世诗人有“最尚杜工部之系心国民”之语。

自古以来,文品与人品俱佳的文人作为社会的良知,无不弘扬道德正义,爱民悯生,鞭挞社会黑暗势力,坚持不懈的追求真理。他们备受人们的尊重,使人们在阅读其作品时能学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杜甫一生经历种种不幸,在自己最艰难困苦的时刻,他首先想到的是别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严酷的社会现实中,他上下求索,呼唤着世人心中的善念,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渴望,正如他在《春夜喜雨》中写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全文完)

文章来源:《明慧网》

相关链接:文学欣赏-】杜甫诗歌中的仁爱(上)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