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7月5日讯】花儿,是广泛流行于中国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西部省区的民歌,被誉为大西北之魂。花儿起源于古称河州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居住在这里的汉、回、藏、东乡、保安、土、撒拉等各族群众,无论在田间耕作,山野放牧,外出打工或路途赶车,只要有闲暇时间,都要漫上几句悠扬的“花儿”。每年春季,甘肃、青海等地都会举办大型的花儿会,农牧民们身着节日盛装,扶老携幼,浪山赶会,蔚然成风。
情歌是花儿的主体,充满思想激情,集中了历代人民群众的天才智慧,是花儿中最动人,最丰富的部分。花儿的唱法很多。有以自哼自唱为主的轻声唱法;有以真声为主并通过胸腔和口腔共鸣的苍音唱法;有以男声提高八度音的假声来与女声对唱的尖声唱法;有将尖音和苍音结合,将真声和假声融为一体的尖苍音唱法。“花儿”融入了小金湾民族文化的艺术之花,地方色彩浓郁,风格十分独特。
花儿产生的时代远,流传的时间长,有着多方面的价值。它保留了远古以来许多爱情语言的精华,在歌唱流传中,随着时代的变化又在不断发展,是历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
花儿早在清乾隆时代就负有盛名。清代临洮诗人吴镇曾有“花儿饶比兴,番女亦风流”的赞语。“花儿”由于流行地区的不同,被分为临夏“花儿”和洮岷“花儿”两大派,两派又根据其结构、格调、唱法的不同分为诸多分支。
酒泉的“花儿”
甘肃酒泉玉门市小金湾花儿是西北地区最具原生态魅力的传统文化之一,被称为“西北地区亘古以来的天籁之声。”
玉门市小金湾花儿包括河州花儿和青海花儿。玉门小金湾花儿又称“河西走廊的民歌之声”,近些年也称“河西花儿天籁之声”,在东乡人称“花儿之声的天音”。玉门小金湾花儿和金塔羊井子湾乡花儿均发源于临夏等地。
回族的“花儿”
回族民歌中特点鲜明的是回族花儿。“花儿”又称“少年”,在“花儿”对唱中,男方称女方为“花儿”,女方称男方为“少年”,这种对人的昵称逐渐成为回族山歌的名称,亦统称为“花儿”。
“花儿”曲调丰富,文词朴实、生动。其基本样式是每首4句或6句,也有个别为5句或6句的。唱词大多采用比兴方式,每首开头两句与下文内容无关联,以地理典故、历史典故、眼前事物作比兴,后两句为本题。演唱比较自由,以独唱为主。曲调悠扬、辽阔、高亢、奔放。曲子很丰富,现已整理出曲谱达100多种,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有40多种,如《白牡丹令》、《河州令》、《尕马儿令》、《脚户令》、《大眼睛令》、《水红花令》等。
在回族聚居的临夏地区,几百年以来,每年在固定的时间,人们都要聚集于山青水秀、风景秀丽的山间举行传统的“花儿”会。每年农历6月初1至初6的莲花山“花儿”会和农历4月28日的松鸣岩“花儿”会久负盛名。每逢花儿的歌咏集会,参加者达数千,甚至几万人。人们在野外搭起帐蓬,燃起篝火,通宵达旦,歌声不绝。
可以说,“花儿”是西北地区的民歌瑰宝,而回族是贡献最大民族之一。回族花儿有着自己的民族特色,从内容来看,回族花儿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回族人民的生活和历史遭遇,最著名的是长篇叙事诗《马五哥和尕豆妹》。从形式来看,回族花儿的语言、结构、比兴手法等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如回族花儿中采用了不少阿拉伯、波斯语的词汇,回族花儿在结构形式上主要是每节四句和六句的河湟花儿,与洮岷花儿的三句、八句的形式不同。
花儿作为西北回族地区的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仅仅是山野村言,现在已经进入了学术研究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