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能不能跌一半?万科总裁:不是没有可能

【新唐人2014年1月24日讯】(新唐人记者唐迪综合报导)近日,中共喉舌媒体报导了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提给万科总裁郁亮的一个敏感的问题:中国的房价能不能跌一半?郁亮的答复是:“这个可能性不是完全没有。”

万科总裁郁亮谈论了一个伪命题?

据新华网2014年1月22 日报导,不久前,郁亮和上海媒体高层交流时,谈到了互联网思维对他的冲击。郁亮表示,当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向他提出“中国的房价能不能跌一半”这个问题时,他也曾一愣。但仔细思考后,他觉得这个可能性不是完全没有。

郁亮煞有介事的分析,互联网思维可能是这样的:首先,一批想买房、又嫌房价太贵的人组成合伙企业,把能拿出来买房的钱拿出来,筹资问题解决了;接着买地,不少房地产项目中地价占房价的比重也就是20%到30%;设计,不用像现在这样请顶级设计事务所,住房其实是很简单的需求,找一些好的户型在网上征求意见和修改,自己就可以完成;建筑施工安装,公司这么多,可以外包;销售,自己消化,连外包也不用,更不用去建豪华的“营销中心”。这样的模式,资金成本低,设计成本低,几乎没有营销成本,房价就会大大下降。

郁亮用一种近乎“单纯”的口气说:“有人可能会说,房地产是高度管制的行业,从规划到施工审批很复杂,也不可能让你随便买地和建设。是的。但如果管理层发现,一些年轻人用这种方式能更好地解决住房问题,让住房不再成为一个压力重重的社会问题,是不是就会认可甚至支持?”

“现有的体系解决不了的问题,有人用新方式解决了,有什么不好呢?至于审批环节,如果按照互联网思维,都在网上公布,审批实时透明,看哪个环节慢,不是也能加快审批吗?问题不在于互联网思维能不能让房价跌一半,而在于,用这种思维看未来,现在所有的模式未必就是合理的,不能改变的。”郁亮说。

郁亮最后还感慨说,张瑞敏有一句话“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听了很触动。现在的观念,包括百年老店、基业长青、精益求精、日积月累,都是建立在工业时代的基础上的,其前提是有一个很稳定、恒定的商业环境。而在发生了“破坏性创新”的环境大变革之中,这些东西还够不够用呢?

然而,有海外观察人士对郁亮的这番说辞提出了异议。

这位不愿具名的观察人士表示,看上去郁亮的分析颇有道理,他的“担忧”与“触动”也蛮感人,可其实你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他所谈论的话题,在中共独裁统治下的现实社会条件下,基本上是一个伪命题。

他分析说,在中国大陆,房地产业最关键的土地审批权是掌握在各级地方政府的手里,而出卖土地是中共各级地方政府目前最重要的财政基础。高价位的土地出让金,与各种名目繁多的房地产业的管理费,以及数额惊人房地产税收,就决定了中国的楼房必然的高房价。所以,郁亮所说的那种所谓“互联网思维”下的“资金成本低,设计成本低,几乎没有营销成本”的模式,是不可能在中国大陆建立起来的。这也许只是郁亮婉转暗示中国高房价背后真相的一种方式吧。

德媒解读中国高房价背后的真相

德国《世界报》网站11月11日报导分析了导致中国大陆高房价现象的原因。

报导称,如果以可支配收入来衡量,北京的房价超过了英国和日本。

报导表示,2013年9月,中国的房价同比上涨近9%,涨幅创3年来新高。而在大城市,涨幅几乎高出一倍。中国通过限购第二套房等措施来给市场降温的努力却毫无成效。原因在于,中国高房价的背后是中共不同层级的政府间存在利益之争。

报导分析称,在首都,中央政府担心的是,如果很多中国人买不起房,社会可能出现动荡。因此最高层的目标是:房子必须是人们买得起的;但地方政府的看法不同,出让建筑用地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地方政府并不希望房价降下来。

报导引述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家曹建海说:“房价不断上涨不是没法控制,但目前房价没有处在控制之下。”

报导称,倘若中共中央不推进涉及地方财政的根本性改革,那么房地产热暂时大概不会降温。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