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瘟驱毒防疫祛病 端午养生“两大神器”

【新唐人2015年06月21日讯】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一个传统的民俗节日。每到端午节,中国人会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喝菊花酒,享用美味的粽子,观看龙舟大赛,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此外,端午节也是一个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

因为5月的天气日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泛滥,因而中国古人也曾把五月称作“百毒月”。在端午节这天,中国人都要在门窗上插蒲叶和艾蒿,或佩戴、服用一些中草药以避邪、防毒。这个风俗习惯中蕴含着丰富的养生知识。

中国传统养生观念认为,夏季养生重在调顺脾胃心肺之气。而艾蒿叶具有温经脉、理气血的功效,菖蒲草则能镇静安神、祛风宣湿。

艾蒿

艾蒿又名蕲艾、香艾、艾叶等,其味苦、辛,其性温,归肝、脾、肾经。艾草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其特有的芳香气息,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是妇科的主要用药。用以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症。艾草捣绒,可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

据《本草纲目》中记载,“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炙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痾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寒湿脚气人亦宜以此夹入袜内。”

医用草艾蒿,有健胃,止泻,降血压,缓解神经痛、腰痛和肩膀酸痛,治疗刀伤的作用。艾草最佳食用的时间是在6~8月,可选择煎、榨汁,或晾干食用。

菖蒲

菖蒲又叫水菖蒲、泥菖蒲、大叶菖蒲、白菖蒲。菖蒲性温,味辛、苦,有辟秽开窍、宣气逐痰、解毒杀虫之效。菖蒲对治癫狂、惊痫、痰厥昏迷、风寒湿痹、噤口毒痢、外敷痈疽疥癣都有一定作用,可用于癫痫、痰热惊厥、胸腹胀闷、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菖蒲全株有毒,根茎毒性较大,口服多量时会导致产生强烈的幻视。

中药中的石菖蒲就是菖蒲界的优秀代表。石菖蒲对某些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能镇静安神、催眠,又有芳香化浊、祛痰湿的作用,对治痰热内扰之不寐症有较好的疗效。对于精神病患者亦有镇静和催眠作用。

石菖蒲味辛,能理气活血,祛风宣湿,用治风湿痹阻、关节疼痛,或跌打损伤之瘀肿疼痛症,临床常用鲜石菖蒲、生姜、栀子等捣碎,敷于疼痛局部,有消肿止痛的作用;若将药捣碎后加适量白酒在锅内炒热后再敷于痛处,效果更佳。

此外,石菖蒲气味芳香,能化湿浊,有宣窍祛痰湿的作用,适用于痰湿蒙蔽、清阳不升而引起的神志不清、耳聋目昏、精神迟钝等。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