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斌:洞庭之殇

“湖光秋月两相合,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笔下的洞庭湖风光,令人为之神往。然而,昔日的风光如今早已不再,更可悲的是,这个素有“鱼米之乡”和“长江之肾”美称的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正在遭遇一场前所未有日益严峻的“水危机”的袭击。

据《经济参考报》报导,在整个洞庭湖区,此前纳入国家规划的饮水不安全人口832.1万人。近几年,随着水环境日益恶化,湖区规划外又新增了255.68万人需要解决安全饮水问题。

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多年监测资料表明,洞庭湖的整体水质一直在恶化。1990年至2002年,洞庭湖湖体、出湖口断面各时段水质中,二至三类水质占比为37%,四、五类分别占53%和10%,没有出现过劣五类水质;而在2003年至2013年的十年中,劣五类水质占比已达到5%,四、五类水质分别为49%和46%,二、三类水质断面已经消失。

与外湖水体相比,湖区垸内内湖、沟渠水体的污染更为严重。在南县南茅运河、五七运河、安乡县珊泊湖等地,记者看到很多沟渠严重淤塞、杂草丛生,沟港哑河水体发黑发臭,水面上漂浮着厚厚一层绿色藻类。

地表水不能饮用,地下水也受到严重影响。在南县浪拔湖、华阁等乡镇,原来广泛使用的“摇把子井”早已取不到水,深层地下水位也逐年下降。此外,湖区地下水铁、锰元素严重超标,近年来有的地方地下水已出现氨氮超标100多倍。

回顾洞庭湖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从当年的大规模 “围湖造田”,到改革开放后湖区农民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再到生猪、水产养殖业无序扩张,是一系列无计划无节制的开发严重破坏了洞庭湖的生态平衡,造成了今天的环境困局。

深入湖区调研的记者目睹了养殖业带来的严重污染。在洞庭湖区的临澧县柏枝乡的一家大型养猪场外侧,他们看到厂区内棕黑色污水正源源不断倾入厂区外的池塘内,池中淤积大量黑色污染物,阳光照射下污泥散发刺鼻恶臭,一里路外闻之都令人作呕。仔细查看后,记者发现池塘周边若干沟渠与外界水系相连,污水随之流出,最后汇入澧水进入洞庭湖。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自从猪场建成后,村民赖以生存的水库里的水受到重度污染,地下水也无法饮用,用水库水灌溉的米颜色发黑,一捏粉碎。

类似的规模化猪场在洞庭湖区比比皆是。洞庭湖区周边密布着20多个养猪大县,沿湖三市规模以上(年出栏500头)养猪场均有1500家左右,规模以下的更是数量惊人。生猪调出大县岳阳县畜牧水产局副局长王麒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个年存栏600头的养猪场为例,每天污水要排放70到150吨,那么一个万头猪场,排污量相当于2.5万人的排污量。由此推算,湖区养殖业的排污总量远超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之和。

除生猪养殖外,湖区水产养殖污染形势同样严峻。在湖区,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养殖水面,仅常德市养殖水面就达150万亩。为追求产量,上世纪80年代起,湖区养殖户们就采取向水体投肥的养殖模式,近年来愈演愈烈,高峰时每亩水面的年投肥量达到接近500公斤,大量氨氮超标的废水最终流入洞庭湖。

这种自杀式的发展模式,别说一个洞庭湖,就是再有几个洞庭湖,怕是迟早也要被毁了吧!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