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新买的房子院子挖出了一坛银元,他物归原主后,万万想不到接下来发生了这样的事!太神奇了!

王仁是个做小买卖的,几十年辛苦奔波攒下一点钱。本以为日子能好过点,没想到起了兵乱,家宅被毁。于是拖家带口逃难,来到离家几百里外的一个山村,看这里民风淳朴,治安也好,就决定把家安在这里,过点安生日子。

幸亏兜里还有几两银子,在村民的帮助下,买到个带几间老屋的小院子安顿下来。这院子本是村里一个叫李义的,前几年因为母亲生病被拖累了,连老婆都没娶上。母亲过世后,为归还看病欠下的钱,就把家传的宅子卖了去外村打长工了。

王仁一家简单收拾收拾就住进去了。过些日子,看看院子里还有点空地,王仁就决定盖个猪圈,买两头猪让妻子养,卖了也能贴补家用。于是,他就带着两个儿子挖土,打地基。挖着挖着,猛听到一声脆响,细一看,竟是一只宽口的陶瓷坛子。王仁小心翼翼地挖出来,打开一看,一家人不由瞪圆了眼睛——满满一坛,全是银元!

王仁颤抖着手拿出一块,咬了一下,是真的。“爹,我们发财了!”大儿子高兴地压低声音叫着。王仁一开始也惊喜交加,可再一想,他叹了口气:“傻小子,这不是我们的,是卖给我们院子的李义家的。”二儿子一愣:“爹,这院子他卖给我们了,里边的东西就是我们的。”大儿子和妻子也在一旁点头。

王仁说:“我早就打听过了,这院子是李义家祖传的,据说他祖上很富有,这只是一处偏宅,后来遭了事,败落了,才搬到这里,这应该是他祖上埋的。这李义是个大孝子,为了生病的老娘花光了家里的钱,最终把宅子卖了。要是他知道这里有银子,能卖吗?可他就是不知道,这也是他的,不是我们的啊。”

妻子和儿子们沉默了,王仁接着说:“不是自家的东西,拿了,心里不安稳。”然后他笑笑,看着妻子和儿子说:“我相信,凭咱们自己的双手,也能过上好日子,还安心,有啥不好?”

妻子嘟囔了几句,两个儿子也满脸失望,但终归拗不过他,还是去外村找到李义,跟他说了事情的经过,并让他把银子取走。

李义简直又惊又喜,也不敢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和好人,等到他拿到那一坛白花花的银元,不由扑通一声跪在了王仁的面前。王仁赶紧把他搀扶起来。李义要跟王仁平分银子,王仁说什么也不要。

李义拿着银子,千恩万谢离开。

王仁照旧挖好猪圈,养猪种菜,儿子们则去帮人放牛,上山打柴,一家人辛勤度日,虽然苦,却也其乐融融。

忽一日,李义来了,竟带来一纸地契,说是送给王仁的酬谢。原来,李义在打长工的时候,就与东家的大小姐相好,可一穷二白,哪有资格开口呢?拿到祖传的银子后才有底气去提亲,东家很痛快的答应了。因为东家没儿子,就让他做了上门女婿,成了万贯家业的继承人。为感谢王仁,他买了两亩地,送给了过来。

王仁再三推辞,李义说:“王大哥,如果不是你,我现在还在打长工,只能孤苦一生,哪有今天的日子?你若不收,我就不起来了!”说完就跪在了地上。王仁赶紧把他搀扶起来,实在推辞不过,也只能收下。从此后,两家就如亲戚般走动。

说来也怪,从此后,王仁家的运气一天比一天好,做什么都很顺利,日子很快发达起来。两个儿子相继娶妻生子,儿媳也都很贤惠,一大家子过得红红火火。王仁因为宅心仁厚,在村里威望渐高,同辈尊重后辈仰慕。八十岁过世时,已是四世同堂,家大业大。

李义的儿子喜读兵书,酷爱武艺,便离家参军为国效力,逐渐便和王家断了音讯。

多年后,王仁的儿子们都须发斑白了,却有一个读书的孙子因为一篇文章得罪了当朝权贵,竟面临满门获罪的局面。正当衙役们凶神恶煞地冲过来包围了王家的宅院,一个将军带着兵马出现,驱散了衙役,解救了王家。那就是李义的儿子,是听到消息后赶来的。他时刻记得父亲讲过的王家对自己家的恩情。在他的斡旋下,王仁全家平安,孙子也毫发无损。

多年前王仁的一个善举,不但成全了李义,也为自己的后代留下了福泽。

──转自《美好时报》

(责任编辑:李明心)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