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17年12月21日讯】冬至,是中华传统24节气中的第22个,每年视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冬至开始。2017年的冬至交于12月22日0时27分。
古籍《通纬.孝经援神契》:“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历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冬至又称为“至节”,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四个节气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节气。中国阴阳五行理论中,日照多而白昼长是为阳,冬至后阳气初动,白天渐长,故冬至又称“一阳生”,因此冬至是阴消阳长转化的关键节气,乃阳气开始逐渐旺盛之始。由寒转暖的起始点。
《史记.律出》云:“气始于冬至,周而复生。”古人认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就是说,冬至时阴寒最甚,但同时,“冬至一阳生”,从冬至开始,阳气就要回升了。
曹植《冬至献袜颂表》写道:“千载昌期,一阳嘉节,四方交泰,万物昭苏”。杜甫诗也说“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就是阴气到冬至时盛极而衰。相反的,阳气则从此开始萌生。由此冬至日也称为“一阳节”。
冬至时节,天气严寒,阴极而阳生。(Pixabay)
冬至这天,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北半球白天逐渐变长,夜间则渐渐变短,所以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民间素以冬至日到来的时间,及当天天气的情况,来预测天气。俗语说:“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兜(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台湾俗语也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
冬至三候
中国古代把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此时众多蚯蚓交缠在一起,结成块状,缩在土里过冬。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著身体。
二候麇角解: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糜和鹿相似而不同种,鹿是山兽属阳,糜是水泽之兽而属阴。夏至一阴生,故鹿感受阴气而解角;冬至一阳生,故糜感阳气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深埋于地底之水泉,由于阳气引发,开始流动。
冬至的历史
冬至既是节气之一,又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据记载,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以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由周到秦,以冬至日当作岁首一直不变。至汉代依然如此。
冬至节气的习俗–贺冬
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
《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故冬至贺而夏至不贺”。
《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拜访,美食相赠。待过完节,国家机构再另择吉辰重新启动。
赠送鞋袜
汉时过冬至,还有赠送鞋袜之俗。。三国时期,曹植就向父亲曹操敬献过鞋袜,还写了一篇《冬至献袜履表》:“伏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履贡袜,所以迎福践长。”《全后汉文》里也有一篇《冬至袜铭》:“阳升于下,日永于天;长履景福,至于亿年”。冬至献鞋袜的习俗,至今在一些地方仍有保留。
冬至朝会
到魏晋以后,朝廷又在这天举行盛大的朝会,典礼仪式的规模仅次于元旦朝会。皇帝要在典礼上接受各国、周边民族的使臣以及文武百官的上表祝贺,称为朝贺礼。入朝官员要像行祭祀大礼那样穿朝服觐见。
宋代还专门制定了冬至节大朝会的仪卫兵仗。因冬至节礼节多于常节,仪式如同元旦,所以还一直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郊天
明清两代皇帝会例行在冬至日举行祭天大典,即“冬至郊天”。是日,京城正阳门旁边的店铺都要张灯结彩,附近的庙宇不准敲钟擂鼓,百姓不准燃放鞭炮,以示虔诚庄敬。百官向皇帝进贺表,互相投送名刺祝贺。士族缙绅之家,在冬至这天拜贺尊长,致以祝福语,平辈间则互为登门道贺。即使是草野小民,也会身穿新衣,见面打躬作揖,互致道贺,以尽“拜冬”的礼俗。
民间祭祖
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走亲访友
冬至节许多节日习俗与元旦相彷,故又称“亚岁”。冬至前一夜,家人都要围坐一起,相互劝酒畅饮,叫饮“节酒”。冬至日则盛行祭奠先祖和走亲访友。《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允许开放赌场),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清嘉录》中有一首诗记录了当时送礼的盛况:“冬至家家讲物仪,迎来送去费心机。胸前尽收浑闲事,原物多时却再归。”
还天愿
有些人家在冬至这一天还举行“还天愿”仪式。在年初所许下的一些心愿如果实现了,都必须在这一天还愿。这“还愿”也叫作“百家愿”,意思就是还愿时要端出“百家米”来还。百家米指的是用一百家的米来凑成,这样才证明还了一百个心愿。但这“百家米”从哪凑呢?据说,冬至这一天,讨饭的乞丐最吃开,因为只有他们手中的米可当作“百家米”,所以一些人家都花高价将乞丐的米买来作祭拜还愿之用。
九九消寒
大约从宋代开始,民间还有了“数九”的习俗,即自冬至始九天为一个时间周期,循环排列,九九八十一天后则春风送暖,寒气全消。
冬至一到,开始数“九”。古代的文人墨客,入九以后,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明朝刘侗的《帝京景物略》说:“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日九九消图’”。图旁通常附一副对联:“试看图中梅黑黑,自然门外草青青”。
与此相似的,古人还画“九九消寒表”,九行八十一格,自冬至起,日涂一格,格满寒消,相传并有明朝功臣刘伯温所传口诀:“上阴下晴雪中心,左风右雨两分清,九九八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耕作勤。”。。等到数九结束,实际成了一张天气情况记录图。
还有一种深受文人雅士所喜爱的“九九迎春联”。上下联各九个字,每字都是九画,一样都是双钩空心字,从冬至日起,按日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全联填完,则严冬已去,春暖花开。如“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故城秋荒屏栏树枯荣,院春幽挟巷草垂茵”。
馄饨也是传统的冬至的应节食物。(Pixabay)
冬至食俗–吃馄饨
冬至过后,中国新年在即,冬至的礼俗和年节相差无几,所以有“冬节大如年”的说法。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汤圆、冬至长面线的习惯。
古人认为,馄饨的形状有如鸡蛋,颇似天地未形成时、元气未分的混沌状态,冬至这天食之,有从此发端之意。 宋人在冬至这天,要吃馄饨应节。
吃饺子
民谚说:“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河南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Pixabay)
吃汤圆
江南许多人家利用冬至这一年中最长的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
台湾吃糯糕
台湾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日,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
冬至养生护卫阳气
冬至期间,天气严寒,人们的活动要深居周密。中医认为,阳气在内运动而不外泄,像门轴在门臼内转动一样。如果起居妄动,神气向外浮越,阳气就不能固密了。所以,冬至虽然阳气回复,但仍较为寒冷,晨起锻练等仍需保持冬季养生要领: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每天较早就寝,待日出后再起床活动,切不可赶早,以免受寒。
汉朝的《五经通义》则说,冬至时阳气开始萌发,是阴阳之气交接的时候,但自然界的阳气仍处於潜伏状态,所以人不可动泄。因此在冬至前后,我们该让身心收敛,最好别做重要的决定、买卖或是签约。
冬至诗词
历代描写冬至的诗词中,往往在对阳长阴消的欣喜中,表达对年华易老的伤逝。南北朝诗人鲍照《冬至诗》中说:“哀哀古老容,惨颜愁岁晏。催促时节过,逼迫聚离散。”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里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如果以四季时令来对应人的一生,白天最短的冬至,是人的老年,对老年人来说,死亡是避免不了的话题。所以吟咏冬至的诗歌,常常怀旧、思乡、伤感、惆怅。
宋代梅尧臣的《冬至感怀》一诗: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诗人是敏感的,冬至这一天,自然界的阴冷和白昼的短促;自然会联想到恰如生命旅途中,阳光灿烂的白天已经所剩无几。白居易《冬至夜》诗中说:“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宋代陆游《辛酉冬至》诗写道:”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然而,从养生角度来看,此时更当保持心情愉悦,以免扰乱气机。人之阳气,既能养神,使精神慧爽,又能养筋,使诸筋柔和;反之,如果过度烦劳,就会紧张亢盛,而致阴精耗竭。保持也是很重要的,
冬至为一年阳气初升之时,人的各种情绪的波动,都不利于气机疏达、阳气升发,有害健康。古人讲究“第一戒晨嗔”,每日早晨为气机升发之始,忌讳嗔恨恼怒,是同样道理。
(记者李倩倩报导/责任编辑: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