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老翁游地府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11月30日讯】翻阅古籍,发现历朝历代记载的一些奇闻,由于阴差拘错人,此人得以到地府游览,带回不少警世见闻。阅读古籍多了,才意识到“上天有好生之德”这句话的真义。上天用很多方式来教化世人,而历代记载的奇闻,也是上天殷殷教诲,启迪世人的苦心所在啊。本篇所讲的故事发生在南宋时期,一位八十五岁的老翁,阴差阳错来到地府,亲眼目睹了很多景象。他还阳后口述亲身经历,由县里的文官详细记录下来。

黄翁,名叫大言,浦城人,寄居在广德军(隶属江南东路,治建康府)。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十一月四日这天,黄大言因为长久患病,心跳暂停,昏昏沉沉中,他听到一名穿着黄衣的童子呼唤他出门。

他们行走在大道上,但见道路两旁都是垂柳,池塘的水格外清澈。虽然现实生活中,已是寒冬时节,他却在这里看到在盛夏才会盛开的荷花。

奇怪的是,行走了十多里,却看不到一个居民。远远地看到巍峨的殿宇楼台,一片金碧辉煌的气象。黄衣童子带着黄大言进入大门。

黄大言看到上万的罪人站在殿堂下。再看大殿上,有四人戴着通天冠,穿着金色的衣袍,分别坐在不同的席位上。一名官吏唤来黄翁 ,说:“你的寿数还没到,错把你拘来了。”说罢,命一个青衣童子带他走出东门。

黄大言回首看看其他人,已被驱赶着向北走去。东门外的景象,犹如阳间的街市店铺,来往的行人络绎不绝。还没有走多远,又看到华丽的宫殿,内外站着许多长着牛头的狱卒。一位王者戴着旒冕,手执玉圭,威严地坐着。

一位穿紫衣的差吏问老翁:“你生前做过哪些善事?”黄大言说:“往年兵乱时,曾经被二个贼寇掠夺了财物。但是不久后,他们就被捕了。同乡的人想杀他们。我心生怜悯,就拿出二万钱,赎下他们的死罪。”除此之外,还包括平生戒杀、诵念佛经、修造神像等几十件事。紫衣差吏让他站在巨大的镜子下面,以便照出他生前之事,发现他也没有冤债。

总管司长下令放黄大言回去。副官王珣殷切地叮嘱黄大言:“你会再次返回人间。见到世人,一定要劝他们修善重德、敬畏天地、孝养父母、心怀平等心。不要杀害生命、不要贪占不属于自己的财物、不要贪恋女色、不要心怀妒嫉、不要诽谤善良、不要伤害他人。一旦造恶在身,等到寿数一尽,就会堕入深深的地狱,永无出头之日。一直到恶业还完之后,才能转生于饿鬼、畜生道。佛经中有上百种劝人行善的戒言,都不是虚言。”

王珣又叮嘱黄大言:“请你传我的口信给我的家人,昔日我身在公门,怎能没有犯下过错?但是,我也曾保下罪不至死的三十一人,使其免于死罪,积下一些阴德,所以离世后在此任职。请我的家人为我做一身衣服,多诵念经文,焚化一万七千贯纸钱,上疏奏报城隍,使我能够赎完剩下的罪过。”

“世人作功德给亡者,须要得到城隍的认可,才能获福。如果过年时,杀活物祭祀神明,祖先是不会享用的。这二件事不可不知。过二天,地府在无忧阁下会见善男信女,根据他们行善多寡,赐予不同的善果和福分。至于那些地狱的罪人,也都驱赶到那里,犹如赦免州郡的囚徒一样,罪轻者也可以获得新生,最好去那儿看一看。”

黄大言到了那里,看到所谓的无忧阁,原来是由众多的珍宝所构成,一直高耸至云端,从上到下涌现着祥瑞的光芒。很多善良的人都站在那里。

那些善良的人穿着华丽的衣服,手里持着香花和经卷,徜徉在彩云之间,或站在玉砌的金阶之上。而地狱的罪人,全都被手铐锁着,胆怯又憔悴地跪趴在门外。

回到总管司,很多相识的人纷纷嘱托他,代为叮嘱子孙,多做功德。他们交待的事,都是他们生前最隐秘的事,外人根本无从得知。

黄大言接受了这些熟人的嘱托之后,接着就有一名童子来带黄大言回去。途中,黄大言看到一座铁山,满山燃着炽热的烈火,落入铁山的罪人不堪灼烧之苦,全都凄惨地号叫着。

又路过一山,但见山上有树无叶,原来那些树全是垂直的刀剑,锋锐的刀刃在上。罪人抓着刀剑往上爬,每时每刻都遭受着不尽的刀割之苦。

继续往前走,路过一座山洞,旁边是一条臭气熏天的臭河。领路的童子说:“世人将剩饭、剩酒、剩茶丢在沟里,土地神全都为他们收藏着。等到他们命终时,再拿给他们吃。”

童子带着黄大言又走了数里路,再次来到一处王所。大王吩咐道:“你返回人间,还可再活五年,将我的话传给世人,行善的人即生人世,享受幸福安乐;作恶的人将堕入万劫之地,永受无间之苦。而且要让听到这些话的人,口口相传。”

说罢,命青衣童子带他走出长春门,这时又看到了他来时所看到的荷花。待过桥时,黄大言不慎失足坠桥,由此惊醒,这天已是初八日,他已经昏迷了四天。当年黄翁八十五岁。崇仁县的一名文官叫秦绛,听说此事后,特别为黄翁做了这则记录。

事据《夷坚丙志》卷八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张信燕)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