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网友崇拜张衡 新年号引关注 谁的尴尬

作者:高天韵

这几天,东汉科学家张衡意外地走红网络,他还上了日推的热搜榜。据媒体报导,大批日本网友开始崇拜张衡。如此轰动,因何而起?

4月1日,日本政府公布了新的年号“令和”。据日方介绍,这个词出自日本最早的诗集《万叶集》。这一次,从日本典籍里选择年号用语,打破了此前年号皆出自中国古籍的惯例。

不过,日本网友很快发现,在岩波书店出版的《新日本古典文学大系·万叶集(一)》里,对“初春令月,气淑风和”(‌‌“令和‌”的出处)这两句有补注,提到它是来自东汉张衡的《归田赋》。后来,日本网友又去查了诸桥辙次编纂的《大汉和辞典》,里面关于‌‌“令月‌‌”的典出,也写的是《归田赋》。

张衡写了什么?“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归田赋》)

此外,有学者指出,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写“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唐代薛元超在《谏蕃官仗内射生疏》里也使用了“时惟令月,景淑风和”的笔法。因此,“令和”及其出处《万叶集》实际上都受到了中国典籍的影响。

《万叶集·卷五·梅花歌卅二首·并序》印本中的相应段落。[日本古典籍データセット(国文研所蔵) CODH配信/维基共享]

一位中国网友说:“张衡写得这么美,我们却大都没看过,中国古籍中这么多美好的文字和篇章,除了读书时期我们也很少主动了解过,日本人却还更加了解……值得反思。”

此事确实值得反思。

反思之一,张衡是谁?一千九百年前的张衡重新引人关注。他的卓越成就令人震撼!

他是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数学家、发明家、文学家,对中华文化及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曾制作以水力推动的浑天仪,发明了探测震源方向的地动仪、指南车,发现了日蚀和月蚀的原因,绘制了记录2,500颗星体的星图,计算圆周率准确至小数点后一个位,解释和确立浑天说的宇宙论。

他还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以优美的名篇拓展了汉赋的题材,并且开创了七言古诗体。今天,日本国即将使用的新年号,与张衡的词句遥相呼应。有关他的贡献,多少中国人知道,又知道多少呢?

反思之二,日本从大化革新时期,学习使用中国的年号制度,这是“唐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今,中国早已停用年号,而日本仍沿用此纪年法,并且一直根据古代典籍来择定年号。

“唐化”的过程长达三百余年。隋唐两朝时,日本向中国派出了15回至20回遣唐使(具体次数无定论)。这些使节冒着生命危险,渡海前往,全面地学习中国的政治制度、礼乐传统、城市布局、建筑、服装、饮食、语言文字等方方面面,把中国先进的文化带回日本。今天,在日本关西的京都、奈良、大阪,能够看到隋唐风格的建筑,而真正的古建筑,却在中国消失殆尽。

第三,再说“令和”。一位美国史学家表示,日本首次选用本国典籍来确定年号,是想强调日本的传统,这是个重大决定。

那么,新年号与《归田赋》或《兰亭集序》之间的关联,是令人尴尬的发现吗?

当日本官员手举“令和”的书法作品时,展现在世界面前的,是美丽而庄严的汉字,是字符背后的深刻内涵,还有一个民族对传统的尊重以及借此表达的祈愿。

《归田赋》和张衡并未从日本的辞典中抹去。然而,“令和”之源的美好,却在文字的发祥地被疯狂地践踏、砸烂、变异。创造了辉煌文明的中国先贤,被贴上了“迷信”、“愚昧”的标签;历史被歪曲,变得残缺、变形。文学、艺术、宗教、传媒,一切都沦为党的宣传品,传统的道德和传值观,被剥离、否定和偷换。所以,“景淑风和”的吉祥“令月”,离我们无比遥远。

有中国网友说,“看书去吧。”我们需要赶紧补课,阅读真正的历史,拥抱宝贵的传统,回归普世价值。

——转自《大纪元》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李明)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