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和陆股的世纪牛熊之争

文:金谷道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9年07月27日讯】在去年贸易战开打之后,美国和中国在软、硬实力各方面的世纪竞赛已立即分出胜负——经济学家多预测下次的金融风暴会出现在中国,而美国经济却依然傲视全球。股市的相对表现却透露出诡异——在美股频创历史新高之际,陆股今年也涨幅强劲,但却更像是人工营造的“回光返照”。

上证指数今年一度大涨31%,迄今年涨幅也还有18%,让许多认为陆股贸易战之后将因为百业萧条而持续重挫的专家跌破眼镜,而这种反常的股价走势正充分体现陆股“政策盘”的惯性。

去年上证指数暴跌24%,为全球主要股市中最早落入熊市领域。今年该指数最低点来到2,440点附近,跌破20年平均成本2,500点。换言之,自中国2001年底加入WTO以来,中国这个世界工厂近20年来所营造的繁荣眼看就要破灭,这对中共当局者来说是绝对不容允许,也因此造就了今年陆股大涨的“政策市”另类奇迹。

就陆股的作手而言,大陆经济表现越差,降准、减税等政策造市、缓解贸易战冲击的机会就越浓厚,而这类的总体宽松政策恰恰延缓了中国经济内爆的时间,主力正好可趁机先拉抬股价、再上下其手。

按照这样的造市逻辑,只要当局持续祭出宽松政策,陆股短线就没有崩盘的风险。但随着降准等利多的效用逐渐递减,今年下半年甚至明年陆股再度崩盘的风险势必飙高。

自2015年以来,上证指数有一个奇数年上涨、偶数年下跌且涨幅渐减、跌幅渐增的规律,例如2015年和2017年分别上涨9.4%和6.5%,2019年迄今也有18%的弹幅,但偶数年的2016年和2018年却下挫12.3%和24.6%。

按照上述的规律,上证2019年底的涨幅可能低于2017年的6.5%(或今年内还可能下跌12%或更多),而2020年恐怕出现超过2018年24.6%的跌幅,届时将彻底跌破20年平均成本线。

陆股政策造市的作手除了预期当局的利多政策出台外,也寄望美国放松贸易战的打击力度。

例如,6月21日当周该指数大涨4%,便是反映G20峰会后美中贸易将重启谈判的预期心理。上周反弹0.7%也是反映美中双方周一(29日)将在上海展开贸易谈判的预期心理。若欠缺这类美中谈判的预期心理,陆股近期的表现大多乏善可陈。

然而,这一次的贸易谈判将出现“峰回路转”的好消息吗?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Larry Kudlow)周五受访时给这样的预期心理浇了一头冷水——他估计这次的谈判不会有重大的协议。

尤其当美国经济表现强势时,寄望美国让利是缘木求鱼。例如,美国刚发布第二季GDP优于预期的增长2.1%(其中消费支出大幅增长4.3%),而标普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也频创历史高价。在这样的经济优势条件下,美方在贸易谈判时是不会轻易让步的。

回过头来检视美股。道琼指数今年上涨16%,虽不及上证的18%涨幅,但道指20年来的平均成本约在15,600点,与最新的收盘价27,192点约有74%的差距,其长期的超高报酬率显然压倒性跑赢随时可能跌破20年成本线的陆股。这凸显美股长期牛市仍顽强维持着,而陆股却面临了岌岌可危的熊市破底危机,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叶萍)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