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彤:挖掘五千年文明惊世宝藏(18)

9.2 河图、洛书与九宫

中华传统文化,现在有人称之为河洛文化,即源自于河图、洛书的文化。九宫,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和神秘。一般认为,九宫数图与洛书密切相关,记载了上古先贤对世界的基本理解(见图9.1)。《周易‧系辞上》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西汉孔安国的《尚书‧洪范传》则具体给出了:“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皆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所以次序。”刘歆注:“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其九畴,即“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正龟背之象也”。

(李旭彤提供)

现存伏羲制卦的最早记载是《周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但是历代对伏羲制易有所怀疑,其中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伏羲在中华古代传说中,是人类的文明始祖,不应当把视野只限制在内向认知的阴阳之道中,很可能给予了人们一个更一般的认知域。

有了上述的“一、二、三”,之后的“四、六、八”可由阴阳之后的四象、六爻、八卦得出,是阴阳易理的高阶表示,因此二、四、六、八属内向认知。

二、四、六、八各加一得三、五、七、九,表示不同阶阴阳体的外向复制。

“五”或也可由二(阴阳)加三(三才)得五,意味五行,表示了这个世界物质的五种基本属性。

九宫把十进制中的九个数排成三行三列。孔子《系辞》中有:“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物质浑浊、沉重,下降为地,为土,位居这个物质世界的中央。周围奇、偶相糅,内向生化、外向延伸交替出现,是这个世界的最一般呈现方式。

表示外向复制的奇数构成一个“十”字形,表十方世界,形成了这个世界的骨架。表示内向认知的偶数在四个顶角,表示了成住坏灭的变化,也是内外向认知相结合的一个最基础认知模型。

整个九宫图形给出的世界也如一棵植于土中的大树,一为根,五为主干,三、七为枝干,九为树的顶端。二、四、六、八为大树结的果实,其中二、四为果实初成,六、八为果实成熟后的种子。

9.3 五千年文明的轮廓

从神传、神授的河图、洛书开始,华夏中土开始了延续五千年的人类文明篇章。近代发现河图不仅内涵道家阴阳,也内涵佛家的卐,即河图、洛书和九宫内涵阴阳和卐字符的运转以及这两者相互之间的关系。但是自商周至东汉,只见易卦和道家法理流传于世。并且这几个代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的图形,宋以前古籍文献一直未载。至宋陈抟始将失佚多年的河图、洛书、太极图传于后世。汉唐时代卐字符随佛教自西方传入中土,至此,两大玄机图形☯和卐得以同现中土。

图9.2 演示中华文明发展的几个图式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三皇五帝根据这些图形先给人们提供的,是一个涵盖了内外向的认知域的一般性认知框架。然后在一朝一代的发展历史中,往往是一朝内,一朝外地逐步演绎这个框架中各个局部的形态,直至盛唐,儒释道三位一体,标志着这种基于内、外向认知的文明至大成之境。

在这之后的一千多年中,逐步填充细节,丰富色彩,直至今世,瓜熟蒂落,宇宙奥秘示现人间,五千年文明终于结出了泽被广宇的硕果。

虽然三皇五帝在后世的几千年中,都被当作神话中的人物,尤其是他们出世时的祥瑞,在现在看来,均为神迹,被质疑、怀疑。但是当代现实中的西藏伏藏的掘藏师和吟唱格萨尔王传的神授艺人们,却在演示着这种神传、神授的真实性。

大道至简至易,河图、洛书使用最简单的点、线,演示了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三皇演天地人之法,五帝演五行之法,并将其中蕴含的不同道理使用九宫八卦更详细地揭示出来,化为三易之法。后历经夏、商、周三朝一千八百余年,万千众生详尽演绎三易之法的各种妙用。

周文王“拘菱里而演周易”,写下了六十四卦的卦辞,所开创的周易之法,流传至今。一般道家讲清静无为,《易经》的阴阳之道属道家一脉,以阴阳鱼图形揭示道家的基本道理。道家以内向认知为主,因此九宫中几个偶数属道家。

周朝灭,春秋战国五百载,礼崩乐坏,大道废。移景换型,三朝演绎三易之法谢幕。老子重修大道,给世人传出五千言《道德经》,开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所传大道从道家出发,涵盖内外之法,对应于内向认知的方内之法修己,对应于外向认知的济世之法度人。后道教成,开枝散叶,入世度人,老子成为道教之祖。

孔子受教于老子,重修六经,作《十翼》,整理《诗》、《书》、《礼》、《乐》、《春秋》,有教无类,以此道家方外之法教化众生。

与此同时,西域释迦牟尼菩提树下开悟,以所证悟佛法渡化世人,佛家卐字符重现世间。五百年后佛教渐成,所传佛法逐渐进入中土。佛家讲普度众生,入世度人,卐字符可分体复制,因此有着外向认知的特征。九宫中几个奇数都属佛家。

“十”是基督教文明的一个主要标志,也有人认为是佛家卐的一种表示,如康熙字典收录了左旋的卍为汉字,其部首是“十”。一些基督教教堂,沿用了早期罗马式设计,都装饰有卐字记号。在卐字出现初期,常与十字连用,可见,基督教与佛家渊源甚深。所以流行于西方的外向认知与基督教文明和佛家有着内在的联系。

此后一千五百年,逐朝演绎佛道两家之法,亿万众生,修佛、修道,证悟佛道两家精微法理,至盛唐大成。儒释道三位一体,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文明。

再此后千余年,佛道两家逐次登台,丰富人们对佛道两家法理的认知,留下诸多千古名句、名篇,和佛道两家修行者的修炼事迹。凡此五千载,士、农、工、商,世间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演绎出了得道、入道之法。上古黄帝,以帝王治世入道,行大道于天下,道成,乘龙而去。华佗、扁鹊等,道以医显,以医入道。诗仙李白,以诗入道,终至位列仙班。鲁班以匠入道,留名数千载。至于以武入道者,不计其数。

与此同时,源自于欧洲的格物、外向认知之法大行其道,西学东渐,中土尽为其所乘,为五千年文明的教化画上了句号。文化准备已至极境,人们对佛道两家入世、出世之法尽皆了然,内向外向认知均已齐备,五千年文明的果实瓜熟蒂落。

在世纪、纪元和地球更新周期更替之时,人类、生命、宇宙开始了新的篇章。如果我们把九宫图中的奇数用卐代替,偶数用道家和先天大道的☯(与现在流传的阴阳鱼图形略有不同)代替,化方为圆,就是上世纪末在中国出现的、然后迅速传遍世界的图形。河图、洛书和九宫如同建筑蓝图,经过五千年的建设、渲染、填充,一个完整的宇宙缩影图形终于示现人间。自此,九宫完成了从蓝图到实体的过程。(第一部分完结)

李旭彤:挖掘五千年文明惊世宝藏 系列文章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