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0年10月16日讯】各位看官好,欢迎新老朋友再次光临。今年是韩战70周年纪念,那场耗时三年,死伤数百万人命的区域热战,被中共70年来为洗脑中国人、自我定性为“抗美援朝”运动,也是它炮制爱党爱国的重要题材。然而,它为何要派重兵援助金日成,就算百万死伤也要对抗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到底正义还是邪恶,很多年轻朋友并不清楚。好,70年后的今天,让我们和大家一起,努力扒下共产党宣教的“金玉”,看看“抗美援朝”光鲜外表下的败絮。
因为案情复杂而惨烈,我们想为大家做几集的系列,尽量以我们【欺世大观】的独特角度,把韩战这个话题说到位。今天这集节目,以人尽皆知的电影《英雄儿女》开板。
韩战《英雄儿女》如何炮制的
记得小时候看《英雄儿女》,一到男一号王成妹妹王芳大唱主题曲《英雄赞歌》的时候,很多人会情不自禁地跟唱,甚至热血沸腾。和现在台上歌星领唱情歌,台下上万歌迷摇着荧光棒动情合唱一样一样的。
公平地说,音乐旋律和歌词对啥也不懂的孩子杀伤力巨大,不瞒看官您说,歌词到现在大叔我都还记得:“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1964年共军空政歌舞团张映哲的小亮嗓儿也确实感染人,而且歌词设计得也是先给你展示画面、带入、抒够了情、话锋一转,就开始扯了,“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可谁是虎豹,保哪方和平?就是到今天,脑浆洗得红红的人们还是不知道上了中宣部的大当,当时看片跟唱的人都不会发出大问,和现在晕晕乎乎跳广场舞唱红歌的大妈也是一样一样的。
那么,到底有没有王成?有没有那句戏词儿:“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别说,还真有,但真人不叫王成,口号也没那么高大亮。
先来说说这个故事的背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金日成野心爆棚,想独霸朝鲜半岛,悍然出兵南韩,攻势很猛,据说以中共林彪四野给的三个朝鲜族师37000兵力助攻,很快占领了汉城,金日成眼看打败李承晚政府军,占领整个半岛的关键时刻,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9月15日从汉城西面的仁川登陆,十几天就将北韩共军打回了“三八”线以北。
眼看联合国军长驱直入进抵鸭绿江中朝边界,吓傻了老金,赶紧跪求苏共大哥斯大林和中共二哥毛泽东,狡猾的斯大林号称在度假,不想管这事,就要求老毛发兵救金,最终造成1950年10月19日开始,中共军队135万人陆续大举入朝,对抗联合国军,挽救老金,共军以人海战术打,三年死、伤、病、失踪、被俘近100万,打到1953年7月,老毛一看实在扛不住了,不得不同意坐到谈判桌旁,最终和联合国军达成了停火协议。南北各自回到早年划定的三八线两侧。韩战结束。
协议签署后,双方开始撤兵,遣返战俘。当时联合国军俘获的中共官兵共21,000多人,自愿遣返者6,670人,另外的14,325人以“毋宁死”的坚决态度拒绝返回共产中国。中共一看,这大大地丢脸啊,就采取威逼和色诱之法,最终有440人回心转意同意返回中共国。
您可能了解,每个正常国家都很珍惜为国效命的军人,对不幸被俘的士兵那也是竭力营救,特别是美国。但这些为中共出生入死,侥幸活下来的几千人万万没想到的是,等待他们的是生不如死。
怎么个结果呢,别急,您接着听。第一批自愿遣返的战俘在三八线以北的开城受到了夹道欢迎。开城大家最近都听说了,对,就是金日成孙女金与正下令炸毁开城朝韩工业园区办公大楼的那个开城。战俘们开始心里还暖洋洋的,没想到,再往北进到自己祖国,立马被关进辽宁昌图“志愿军”归国人员管理处(归管处)。从1953年11月开始政治审查。
过来人都知道,共产党的政审就是整人。整个过程分为四步:动员教育、检查交待、做出结论、安置处理。归管处后来还下发文件称:“共产党员是不能被俘的”。那当然啊,你入党时候发誓要把小命献给党啊,党派你上战场,你怎么敢不为党战死,还让敌人俘虏,居然还敢活着回来!所以,战俘必须交代这个问题,沉痛反省。于是,共军战俘们个个蔫头耷脑,开会检讨,自我赎罪,写出深刻检查,反省投降行为。在党的词典里,被俘等同于投降敌人。
说到关键点了,在这批战俘中,有一个叫蒋庆泉的军人,他,就是党宣十年后推出的洗脑影片《英雄儿女》的原型之一。为什么说之一,咱一会儿再说。
《英雄儿女》的文字版本叫《团圆》。1952年韩战期间,作家巴金参加全国文联组织的赴朝创作活动。1961年,巴金发表了反映韩战的短篇小说《团圆》,故事主人公就叫王成。当时受到文化部副部长夏衍的青睐,要求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1964年《英雄儿女》上市。
来到2005年2月,中共《解放军报》刊登了“电影《英雄儿女》的幕后珍闻”,算是个政治花絮吧。文中说,夏衍责成长影导演武兆堤和编导毛烽将《团圆》改编成电影的时候,毛编看到巴金小说中写到王成的牺牲时只有一句话,说“只是王成没有能回来,他勇敢地在山头牺牲了。”毛编觉得就这么一句话怎么塑造英雄啊,是吧,真是无从下手,没想到武导竟威胁他说:“你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上了这‘贼船’就不能下来。”
然后呢,王成就被毛编打造成了“向我开炮”的英雄。再然后,王成就在一代代中共国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公务员和爱国愤青头脑里扎下了根。您看到今天,王沪宁一下令反美,电影播放清单里必定有《英雄儿女》。正所谓:管它洗你千百遍,你还爱它如初恋。中共的成功洗脑术,可谓独门绝技,盖世无双。
王成的原型 蒋庆泉是战俘
再说到为什么蒋庆泉是王成之一。根据大陆媒体披露的资料,韩战中,确实有几个被中共洗脑洗透透、甘心当炮灰的军人发出过类似呼叫,其中有一个叫于树昌的步话机员,在喊出“向我开炮”之后拉响手榴弹与敌军同归于尽,炸死了自己。还有一个在于树昌之前呼叫自家炮火的,就是蒋庆泉。
据曾经担任赴朝共军23军《战地报》的记者洪炉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1953年4月的一天,联合国军攻上了北山阵地,指挥所里与蒋庆泉联络的另一名步话机员陆洪坤,亲耳听到蒋在步话机中呼叫:“敌人离我有50米、30米、10米……向我的碉堡顶开炮!”
战役结束后,洪炉记者听说了这件事,就写了一个报导。然后,蒋庆泉的上级也准备为他请功——因为大家当时没找到蒋庆泉,都以为他死了。可洪炉写完报导还没来得及发表,却得到了通知,称不宜再宣传蒋庆泉,因为他的名字出现在战俘名单中。
您听清了吧,在共产党看来,一个军人不管他之前多么英勇,只要被俘,就是背叛。意思就是,你一个敌人也没打死,后来被敌人打死了,没关系,你是烈士;你打死了十个敌人,但被敌人打伤打晕抓了俘虏,你是叛徒!看官,这混账逻辑其实不是逻辑问题,就是邪教党的帮规定的。你入了它,你的小命必须为它死。没道理可讲。
洪炉一想,蒋庆泉不宜再宣传,这不白干了吗?别急,于树昌出现了,巧的是,小于也喊了和小蒋类似的话,洪炉赶紧把写小蒋的报导修改一遍,换上小于,以《向我开炮》为题发表。于是,电影《英雄儿女》1963年拍摄的时候,采用了洪记者报导中的部分内容,“高大全”人物王成出炉。
再说回到这个没死的蒋庆泉。和其他战俘一样,小蒋一回到中国就被关进了昌图归管处交代问题。据他回忆,当局认定他暴露了部队的番号、武器和饮食情况,本该严惩,但就因为能被证实曾喊出“向我碉堡顶开炮”,最后得以从轻发落,保留党籍和军籍,仅获党内警告处分。这真是一句话捡回半条命哈。
可其他俘虏就没他这么侥幸了。蒋庆泉说,弟兄们“其实都挺悲惨的”。怎么悲惨?据官方资料显示,“志愿军”战俘自愿回大陆的6,000多人中,700人被开除军籍还抹去从军史,4,600多人只承认被俘以前的军籍,意思是你当俘虏那天起就不是我军的人了。2,900多名共产党员当中,绝大多数被开除党籍,保留党籍的只有120多人,还分别给予了党内警告和留党察看等处分。
蒋庆泉从烈士到“叛徒”
王成的原型蒋庆泉呢,昌图教育改造结束后,被责令退伍,只好回到老家锦州大岭村种地。他说,“开始都以为我死了,家里还挂了烈属牌子。我回去,补助烈属的小米先没了。刚回去那几年还是挺难,因为地都不会种了。我们村有当兵的会讲在前线的事儿,我就听着,不说话。我们村没几个人知道我怎么回事。”
最屈辱的是,蒋庆泉自己出生入死的亲身经历,对老婆孩子都不敢提及。直到他第一次看到电影《英雄儿女》,一下看到镜头里那几乎就是自己生命遭遇的扎心片段时,这五尺东北汉子忍不住在路上掩面大哭起来。回到家钻进被窝里还是哭,妻子不知出了什么事赶紧问他,他却只能搪塞,绝不敢说出真相。因为小蒋当时想,“说了不就等于把自己当俘虏的事说出来了吗?那年头当俘虏还了得?!”
然而,就是这么低调,蒋庆泉依旧没有逃过。文革爆发后,蒋的档案被造反派翻了出来,一下炸了锅,他马上由退伍军人变成了敌人,被打成叛徒,动不动就拉他去游街批斗。直到十多年后的1981年,当局才宣布取消对他的处分。这时他已欲哭无泪。
记者洪炉又找到了他。后来对外界披露说:“他受的苦太大了,那是三重的苦啊。”“我在锦州的民政局,查到的战俘管理处的材料,他写的检讨、认罪书一大堆啊,他认为自己给祖国丢了人,不配当共产党员。那段受的屈辱痛苦,别的人体会不到的。”
蒋庆泉不仅屈辱,还一直纳闷一件事:据洪炉透露,2009年,蒋跟着儿子到丹东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老人突然现场发飙,非要把一张炮兵阵地的照片扯下来,儿子费好大劲才把他拦住。
一问,老蒋这才说:他一直对当年的炮兵满腹怨气:当时我喊“向我开炮”他们为什么不开炮?开了炮我就死了啊,就不再会当战俘了!洪炉说,“他是不知道,当时炮兵没开炮仅仅是因为炮弹打光了。”
听了这话,我们正常人会很辛酸:老蒋肯定没想到他的党会因为他被俘而这样遭害他,只能反过来后悔自家炮弹没炸死自己!看官,人需要多么扭曲的毅力才能活得这么憋屈呢?
一朝为俘,终身耻辱
大家慢慢知道他是王成原型后,2013年7月,蒋庆泉在接受香港《苹果日报》采访时却坚持说,“我是战俘不是英雄”。同时透露了自己被俘回国后遭中共打压的经历。等于告诉世人,他大半生饱受“一朝为俘,终身耻辱”的痛苦,不是所谓平反、撤销处分能一笔抹去的。
还有让人恻隐的是,2014年,《中国青年报》爆出80多岁的“英雄儿女”蒋庆泉11年来一周三天上集市卖鞋垫的事。
天刚蒙蒙亮,蒋庆泉就从住了20年的老房子里推出一辆满是铁銹的“倒骑驴儿”式三轮车,将几百双老伴儿缝制的鞋垫一点点塞进几个黄色的纸箱,再用麻绳将几块木板绑在三轮车上,勒紧,然后招呼老伴儿坐上来准备出发。
为挣钱补贴家用,一周三天的集市,他一天也不敢落下。一块钱一双的鞋垫,卖几十双的时候有,卖一两双的时候也有。家离集市只有二里地,却是个坡度很大的下坡路,赶上下雪天,车翻过好几次。回家的时候,蒋庆泉一个人蹬不上去,老伴儿就下车和他一起推。路不远,却要推上半个小时。
中青报说,当时的蒋庆泉83岁了,这样的日子,他已经过了11年。
战争还给蒋庆泉留下了病患,他的右眼突然不行了。大夫告诉他说,“可能是打仗时留在眼睛里的。其实好几十年了,天天头痛,吃止痛片。眼前人一多就难受。”
中共“卸磨杀驴”
故事讲完了。银幕上王成的形象和王芳的激情歌声,驻守在几代中国人的记忆里,可很多人听都没听说过蒋庆泉这个名字。事实就是这么残酷,“卸磨杀驴”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扣题。一方面,蒋庆泉等人“向我开炮”的大词被中共拿来包装给其他人洗脑;另一方面,这个党对为自己卖命、用完了的炮灰却冷漠残酷。
讽刺的是,英雄包装工巴金和他的短篇小说《团圆》也没躲过劫难。文革期间,巴金和《团圆》被批“渲染战争恐怖、有意让英雄死亡,鼓吹和平主义”;而电影《英雄儿女》却被赦免,但字幕里“根据巴金小说改编”这句话被删掉了,和现在中宣部、网信办删敏感词一样。然后,《英雄儿女》和主题歌《英雄赞歌》成了家喻户晓的“红色经典”,也是中共国最著名的抗美援朝影片之一。
如今,王成塑造者巴金已经作古,最早采访蒋庆泉的记者洪炉也刚刚去世。压抑半世,憋屈一生,已界92高龄的蒋老先生,您还好吗?
《欺世大观》制作组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刘明湘)